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湖南》作者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宣传家、革命家.孙中山批准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表彰为国捐躯、功劳至伟的六烈士并建立专祠时,称赞杨毓麟“蹈海以殉”、“亡身报国”.可见其在革命党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然而,关于杨毓麟生平若干重要史实,坊间了解并不准确,他与清廷高官的复杂关系,以史料欠缺,殊乏论述,或以讹传讹.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处所藏杨毓麟信件及档册奏折为依据,考证若干重要史实,揭示他与军机大臣瞿鸿禨、两江总督端方的信札内容,并通过清档,厘清杨毓麟跟随驻欧洲留学生监督蒯光典赴英国具体日期、工作性质等.文章强调,对冯自由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革命逸史》等书,切不可一概视作信史,须考而后信之.  相似文献   
2.
<往复文书目录>是日本外务省所存原始档册,由该国驻北京公使馆书记官中岛雄编成,其内容包括1874至1899年总理衙门与日本公使馆彼此通讯的目录.本文阐述了该档册编写缘起,揭示其史料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早期中日交涉的具体细节,澄清了晚清中日关系吏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引申了对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并指出利用该项档案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岛雄是一个善于观察现实、记录历史的有心人.在北京任职期间,他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写作了许多见闻与著作,编录了大量原始文件.中岛雄收集写作的目的,可以说完全是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制定侵略中国政策提供参考的.而现在这些档案,却成了研究中日关系史的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相似文献   
3.
朱启钤是清末民初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与北京城关系尤其密切。本文运用清代档案及未刊函电,揭示了朱氏在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处理瞿鸿禨儿子组织革命党事件之经过:跟随徐世昌办理京师巡警及东三省蒙族事务等新政;辛亥革命后,又被袁世凯拔擢,充当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拥护袁世凯称帝,并亲自动员瞿鸿禨任职政事堂等史实。最后还对朱启钤在民国初年对古都北京的城市改造的贡献予以评说。  相似文献   
4.
京师白云观与晚清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仁峒是在晚清道教全真派总本山白云观长期担任过方丈的传奇性人物,与大内权贵太监李莲英等来往甚密,并和俄国驻华公使结交尤深,在晚清政坛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日本外交档案和白云观碑文等史料,对有关高道士行踪的传说故事甄别真伪,还其庐山真面目,并揭露他与俄国、日本密探私人交往之真相,从而展示晚清内政与外交鲜为人知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5.
<往复文书目录>是日本外务省所存原始档册,由该国驻北京公使馆书记官中岛雄编成,其内容包括1874至1899年总理衙门与日本公使馆彼此通讯的目录.本文阐述了该档册编写缘起,揭示其史料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早期中日交涉的具体细节,澄清了晚清中日关系史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引审了对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并指出利用该项档案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岛雄是一个善于观察现实、记录历史的有心人.在北京任职期间,他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写作了许多见闻与著作,编录了大量原始文件.中岛雄收集写作的目的,可以说完全是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制定侵略中国政策提供参考的.而现在这些档案,却成了研究中日关系史的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相似文献   
6.
杨深秀考论     
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杨深秀便是其中的一个。在参预变法活动的维新志士中间,杨深秀贡献很大,他和谭嗣同一样,骨头最硬,态度最坚决,最后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去唤醒国人。康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对1957年7月21日《光明日报》史学专栏第61期所刊载的张子扬先生所收藏的翁同和戊戌政变后写给友人的一封密函进行考订后认为,此密函是伪造之作。  相似文献   
8.
人物评价是历史研究中十分重要而又难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往往对于同样一个历史人物,有着几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分寸如何掌握,功过怎么评说,这里涉及到许多问题。这方面不少同志曾经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探讨,这里仅就我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近代史人物评价问题,谈一些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9.
百日维新是清朝末年由康有为等人发动的一场规模空前的改革运动,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旧制度,为西学的传播摇旗呐喊,其来势之凶猛,影响之深刻,都是以往的历次改革运动所不能比拟的。经过这次政治风浪的冲击,以前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伦理纲常,已开始动摇了;许多有识之士,对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生怀疑。人们的“智  相似文献   
10.
佐藤铁治郎的<袁世凯>是一本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记著作.1909年5月,在此书已印刷完毕,尚待装订成册之际,在袁氏家族及其亲信以及日方的强烈干涉下,该书被以重金收买的方式付之一炬,从此长期隐没.本文主要以日方档案史料为依据,介绍了该书内容及其遭遇,分析和揭示了其遭遇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评述了该书的史料真实性、写作动机以及价值所在,也点明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