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了1”的形成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从“V+了”后添宾,从“V+O+了”前移,“V+O+了”中“了”的句法位置,相关句法结构的影响等都可能导致“了”的虚化。考察《敦煌变文集》中的“V+(x)+了”,其中的“V”的不同类型影响到了.的产生方式。在吴福祥(1998)的分类基础上,我们认为还应该考虑动词的及物性,“了”首先是在“Vi瞬间+了”组合中发生虚化的。“了,”“了:”都是从表“终了、完结”义的动词“了”发展而来,但从事态助词“了。”到“了:”的演变过程和“了。”的功能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