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的学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学制存在严重问题,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学制改革需要遵循改革目的与改革手段相统一、既充分开发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又使学生健康发展、兼顾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关系等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指导下,适当提前对儿童进行文化等方面的启蒙教育,同时适当缩短受教育的年限,适当提高教育要求,比较充分地实行因材施教,以便最充分、最有效地开发我国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2.
牧口常三郎的《人生地理学》出版于1903年,他认为外在的自然是人类的启蒙者、指导者和安慰者;强调人与自然平等交往对提升人的生活和人格的重要作用;提出人类与自然应共享幸福。他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真知灼见,对当代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同时他阐述的人与自然的“八大关系”给当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具体的教育方法,对如何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前179——前104)是西汉著名思想家,其人性论及与此有关的文教主张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曾产生过很大影响。当代学术界很注意研究他的这些思想,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由于问题较复杂,有些问题似未弄清楚。本文就其中的一些问题略陈愚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重庆市基础教育人事管理体制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材料的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可以看到,重庆市基础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荀子是战国著名思想家,其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术界非常注重研究他的这些思想,出了不少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其中的一些问题似未完全弄清楚,故略陈浅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6.
课程内容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为使免费师范教育课程更具特色和针对性,更好地实现免费师范教育目标,除了一般师范教育都要强调的课程内容外,还应从免费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出发,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强化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价值感、扩大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通识课程内容、增加反映农村教育实际的课程内容、加强教师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的,但这多元的价值取向之中又有根本,相互之间在根本价值取向的统摄之下,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具体地说,我国农村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为根本性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兼顾我国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对于农村教育的价值诉求。在体现这一基本精神的前提之下,我国农村各类教育又应适当地体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2000年10月12日,是西南师范大学50华诞。50年的辛勤耕耘迎来了桃李芬芳、人才辈出之今天。我们在校庆专刊上组织了“西部大开发与高等教育笔谈”(5期)和“西部大开发博士笔谈”(6期),我校专家学者和博士们从不同的角度就西部大开发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开展讨论,大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同时,我们还在这两期专刊上首次推出了“西南师大学人学术”栏目,以展示我校历史上的部分专家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他们是学校的骄傲,是学子的楷模。今后,我们恳切地希望大家给予“博士论坛”和“西南师大学人学术”大力支持,使其办得更好、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建国 5 0余年来 ,我国在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既经历了较大的曲折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有益经验 ,也有着许多值得吸取的教训 ;同时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改革与研究应该特别重视价值取向问题。学术界虽然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做了很多各具不同合理因素的研究,但总体来说,人们的相关观点分歧较大,其认识还不够全面或不够辩证,还需要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在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个体和不同群体的教育需要、充分认识教育可能发挥的价值或功能和现实的教育条件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取向包括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我们应该坚持实现个人的教育价值和社会的教育价值的和谐统一的根本取向之下,充分开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有益潜能,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充分实现个人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合理教育需要,以充分实现社会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