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为了解决区位劣势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大力开展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以期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但是由于各种配套设施的匮乏,导致已建成的交通设施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以现代物流理念重新打造交通格局,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湘西经济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解读:三种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作普适性的理论阐释。比较多党合作制政党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解释,可以发现多党合作制实乃中国的宪政结构,在现实的情景变化中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协商民主理论拓展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价值,特别是一些协商形式与协商民主有相似之处,但是政协组织自身的局限性和协商主体地位的不平等与协商民主的主旨大异其趣。法团主义则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协商制度,把它视作一种职业、行业团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更符合中国现实的利益结构分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人民如何"现身"--从宪政民主到程序民主的思想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对其主体--人民的论证.在宪政民主的视域内,人民实际上被"虚置"了,其地位和作用是隐晦、消极.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宪政与人民这两种话语之间的相互需要程度与日俱增.哈贝马斯基于现代社会的合法性危机,提出一种程序主义的商议性民主理论,通过沟通理性,把"人民"建构化于既有的宪政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理论自八十年代中期传入中国,至今亦已三十年,这么多年来,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企业文化建设层面,还没有认识到我们可以经营和管理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教师特定知识领域中学科内容、教育心理学、课程学和情境知识等的特殊整合。研究者针对目前四川地区中学英语教师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实际状况,对该教师群体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剖析,并对学科教学知识与其专业发展的联系作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实践理性与民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民主政治必要的知识根源——实践理性。通过考察实践理性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本质来揭示民主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在人类认知图景中形成的三种图像。只有在交往理性的指导下才形成了真正规范意义上的民主,即程序民主。程序民主包容了不同的理性,主体经由反思程序达成的政治共识才是最富民主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程序民主是最高形态的民主。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条件下,技术是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主线。研究发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以需求升级为基础,信息化技术不仅是推进武陵山片区两个产业沿着市场、产品功能、企业和产业链主线实现融合的直接推动力量,也是优化融合信息化环境的重要因素。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经济基础、区域协作、运营水平和外部环境等是制约信息化条件下武陵山片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主要因素,对此可从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实信息化合作机制、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旅游企业信息化运营水平和完善信息化相关环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是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它的快速发展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重庆市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板块的重镇,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阐述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重庆市发展电动汽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是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它的快速发展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重庆市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板块的重镇,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阐述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重庆市发展电动汽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凤凰县菖蒲塘村为例,分析乡村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生态系统协同运行的理论机制。案例分析显示,乡村产业生态系统根据功能可分为核心运行层、中间支持层、外部保障层三个运行子系统;系统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环境适应、协同发展、利益联结和协同治理等机制,最终实现乡村产业生态系统协同运行。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生态系统协同运行的困境,从治理体系完善、市场主体成长、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环境优化等层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