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牛竞凡 《云梦学刊》2007,28(4):27-28
我是一位刚刚结束博士生生涯走上高校讲台的青年教师,所以,今天更想以学生的身份来发言,谈谈目前文科博士生面临的一些困惑与焦虑。  相似文献   
2.
牛竞凡 《兰州学刊》2006,(4):63-64,144
作为法兰西学院40位“不朽者”之一的华裔学者、作家程抱一(Franois Cheng),不仅是中西方文化的“摆渡人”,更是文学和艺术领域里活跃的创造者。他的诗歌、小说、书法创作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创作手法深入人心。本文从他的长篇小说《天一言》的文本分析入手,试图从多个角度剖析小说的主题,指出特殊生活经历与生命感悟对其创作构成的决定性影响;作者在小说创作中,还自觉借鉴了很多西方小说的观念与手法,充分体现了文学创作的世界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在程抱一的法语诗里,"道"是一个关键的字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采认识:其一为物之"道",指"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相互转化,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永恒;其二为诗之"道",探索诗人的使命,即像奥菲那样歌唱、为万物命名;其三为文化之"道",他引入了"冲虚"等道家思想范畴,指明文化之间对话与交融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程抱一在其法语作品里对中国哲学思想做出富有新意的阐发。我们考察相关的理论文献后发现,其立论是以中国传统宇宙论、气的思想为基础。程抱一提出的"三元思想"不仅仅是他潜心书斋钻研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结果,也是他接触法国汉学界、从事汉学整理工作的一项特殊"回报"。  相似文献   
5.
牛竞凡 《云梦学刊》2006,27(2):19-21
现为法兰西学院四十位“不朽者”之一的法籍华裔程抱一先生,近年来逐渐走入国内学术研究的视野。他一生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古典绘画理论的垦拓、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构主义式”的诠释,新颖独到。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2006年4月7日,本刊主编余三定教授在上海邀请复旦大学部分人文社科博士生座谈"当代学术史研究".座谈会上,余三定首先介绍了2005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同一专题博士生座谈会的情况(见<云梦学刊>2005年第6期),并说,首都的北京大学和上海的复旦大学都是人们心中的学术圣地,所以非常荣幸能与复旦大学博士生座谈.  相似文献   
7.
牛竞凡 《云梦学刊》2008,29(1):31-36
近几年,程抱一(弗朗索瓦·程)的文学艺术创作以及中西文化对话观引起了中法两国学界的普遍关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者业已开始将程抱一作为研究对象,从他的文化身份、美学特征等角度展开了探讨.我们有必要将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作一番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竞凡 《云梦学刊》2011,32(4):106-109
大学语文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基础教育环节。语文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常被忽视,其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和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大学语文教学的观念、内容与形式均有改革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牛竞凡 《云梦学刊》2006,27(4):40-41
“当代学术史研究”是个比较新的课题,关键在于“当代”二字。因为当代还是进行时,我们所处身的、思考的立足点都还是当下,能不能越过自己识见和眼界的局限性,把握某种时代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于从事这项研究的学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以法籍华人学者、诗人、作家程抱一的法语诗歌为例,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融合艺术。分析-/&为:程抱一在深入了解法语的基础上,辨识出汉语与法语间差别及其契合,从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诗歌语言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认同;从文字表意特征、韵律特征和构词特征3个方面可以看出汉语对程抱一法语诗歌创作的影响,其作品既渗透了中国文化精神,也充满了对法国文学的热爱,这是他自觉地将两种文学传统和艺术理念进行创造性的对话和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