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思潮的主要诉求是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思想文化批判,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技至上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思想根源。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具体的生态治理实践,却能够为挖掘乃至铲除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之根作出贡献,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生态思潮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此。对于生态文化的重建来说,生态整体主义、生态的发展观和生态的科技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构成了生态文化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随着生态文学逐步走向繁荣,国外的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日趋兴盛,目前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著名生态批评家、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布伊尔说,当他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生态批评领域时.困扰他的问题是"有谁要听",而现在的问题则是"怎样才能跟上这个新工作的步伐".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越涌越大的生态诗潮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的研究有: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乔纳森·贝特教授对浪漫主义生态诗的研究,美国内华达大学的斯科特·斯洛维克教授对著名生态诗人斯奈德的研究,以及"生态诗"这一术语的首先界定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伦纳德·西格杰对可持续诗的研究.可持续诗是当今生态诗的一个新发展,斯洛维克在其最新专著<走出去思考>(2008)里对这一诗坛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译文英文为斯洛维克教授于2008年5月所作的一次大会发言,文章不仅介绍了内华达大学生态文学课程的授课方式及主题,还通过对中外"可持续诗歌"的评介和生态思想的阐述,倡导我们关注生活中富于审美趣味的生态体验,对于国内生态文学教育与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自信心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也是进行创造性学习工作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实施兴趣教学,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诺 《北方论丛》2007,(4):47-50
美国当代小说里有不少丑女人形象。这种一反传统的丑女人小说之深刻用意在于:颠覆男权社会的女性美标准和女性美审美传统,昭示新女性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摆脱被艺术品化、被玩赏之屈辱地位的意志;表达她们拒绝凭借美貌去吸引男人,进而赢得社会赞许和社会地位的勇气;传达她们坚持依靠开发女性内在潜力而自立于社会,从而获得真正的男女平等的信念。  相似文献   
5.
生态批评三人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这个术语自2002年被引进我国之后,短短的几年里,已经引起学界高度的重视。曾繁仁、鲁枢元、王宁等知名学者发表著述对其进行探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报》、《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刊物都刊发或转载了相关的专题论文。与20世纪许多批评流派产生的原因不同,生态批评的兴起和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不是来自批评家标新立异的冲动,而是来自生态危机的现实压力和迫切需要。放眼当今世界的学界,几乎所有人文社科学科都出现了与生态相关的新发展,世界范围的生态思潮越来越波澜壮阔。在愈演愈烈的生态灾难危及整个自然连同整个人类之存在的时期,文学批评怎么能够不直面如此严重并且还在不断恶化的生态现实?生态批评是在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存在危机这个大背景下形成并发展的,是人类对防止和减轻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批评领域里的表现,是在具有社会和自然使命感的文学研究者对拯救地球生态的强烈责任心驱使下出现的。外在的压力甚至可以说外在的强迫,与批评家内在的生态责任、自然关怀和人类终极关怀相结合,为生态批评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远海岛礁渔获冷链物流的运行方案,本文选择了岛礁冷库储存中转和海上直接收购等两种不同的渔获运输方式,同时考虑了中转冷库选址、中转运输和直接收购船舶配备、航线配置、在渔场停留时间和渔获运输损耗等诸多复杂问题,构建了远海冷链物流体系组合优化模型。求解时,提出了一种以遗传算法(GA)为外部框架,以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为内部模块,通过信息传递实现内外连接交互的集成算法。最后,以我国南海远海岛礁及渔场为实例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与传统遗传算法对比,本文优化结果、稳定性及计算速度等均有明显提高,从而证明了本文所建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女杰于红岩 网络赋予我们这个世界全新的含义,也给予女性一个崭新的天地,也许,仁慈的上帝再次“偏心”于她们?“十分女人”于红岩在Internet网上大胆泼墨,挥洒自如,不仅谱写出华美的乐章,而且实践着女人们梦寐以求的“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的美好理想。 2000年初,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优秀网站评选中,一个1999年2月才刚刚迈入互联网门槛的网站获得了生活与服务类优秀网站第一名的殊荣,它就是“找到啦!”,而“找到啦!”网站的首席执行官于红岩女士也被《北青报》评为1999中国网络十大杰出人物之一。面对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生态诗具有与其他诗歌不同的特质。生态诗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诗歌,华海是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诗人。华海的生态诗批判工业文明积习、揭示人类自身的错误、反思深层的原因,具有“生态诗骨”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把生态与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生态诗境、生态诗味、生态诗气等“生态诗风”。  相似文献   
9.
灵活就业: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敏  王诺 《中国劳动》2005,(6):23-25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正规就业增加将十分有限,扩大就业必然要求更多地采取灵活的就业方式。发展灵活就业的潜力十分巨大,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制约,以使其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成为更大的就业吸收器。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长期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思维方式。儒家的“天人合一”并非只能为“道统”服务,它也蕴含着生态意义。儒家思想是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精神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