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词调《莺啼序》非始于吴文英 ,而是始于高似孙  相似文献   
2.
金词用调从词调产生时代来看主要分3类:唐五代词调、北宋词调和本朝新调。用唐五代词调与北宋相比更加集中于流行词调,题材上极少写恋情,境界较为开阔壮大。用北宋词调则深受柳永、苏轼影响。用柳永词调,多赋道情,格调清快明丽;受苏轼用调影响,题材多写隐逸,风格豪放。本朝新调主要为道教词人创制,使用范围比较狭窄。我们从中可略窥词曲之嬗变,亦可见出词体发展之必然衰落趋势。  相似文献   
3.
经济因素和文化、文学现象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联系。然而一直以来,对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多将经济因素视为决定的和静态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中表现出一种简单化、粗放化的倾向。实际上,经济本身是流动和变化的,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之间呈现出复杂的互动关系;而在很多时候,经济充当的又绝不仅是影响的和外围的因素,本身更常常是文化、文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策划了这期宋代经济与文学研究笔谈。笔谈中既有对宋代文学文本的经济解读,也有对文人创作的商业特征、文体的经济因素的宏观思考,希望能以一个断代为对象,为文化、文学现象的经济考察提供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4.
词中有不少句中韵,它源于诗的句中韵而比其更加复杂,一些还成为词调中的一种定格。本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将词的句中韵分为句内叠韵、一句多韵、二字独韵和句中藏韵等几种类型,并探讨其与音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林大椿《百家词》校勘本为当今吴讷《百家词》之通行排印本。林氏对《百家词》的主要贡献是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对《百家词》的编者、编辑及抄录时代、体例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考述,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其校勘本身也使错漏百出的原抄本变成一个可以"披卷诵读"的版本。其缺失在于林本并未遵偱传统的词籍校勘法附列校记,在《百家词》校勘中,面对不同版本的异文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定,并且存在大量的随意变改完全没有其他版本依据的文字,这既违背林氏自己初定的《校勘标准七例》,更大大失却吴讷《百家词》原貌,如用之校勘他本词集,则"殊不足据"。  相似文献   
7.
词学研究是本刊的传统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先后推出了不少好的文章,为我国的词学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期组发的这几篇文章的作者都是目前比较活跃的中青年学人,他们对词学领域诸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值得我们推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人关注词学研究,支持本刊的词学研究栏目,共同促进词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雅乐主要负责宫廷祭祠音乐,教坊乐主要负责朝廷宴饮音乐,从北宋初期至中期,二者乐律不同,乐器有别,歌词体制相异,泾渭分明。这一情况至神宗时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花日新和刘几,一为教坊副使改造教坊乐,一为太乐修定官改制雅乐。二人一前一后的改乐,体现着雅俗的互动互补。花日新主张教坊乐去噍杀之声,“导中和之气”,俗中求雅,更将新乐施之于雅乐殿堂,另一方面,刘几等人在太乐的改造中也自觉地吸收了当代教坊俗乐成分,将教坊乐主动的“拿来”,以至雅乐中出现“郑卫”之声。而刘几的改乐显然于花日新改乐有着很强的承传关系,其“律主人声”的制乐观与花日新要求的歌者之声与乐律之和协配合前后非常一致,体现着共同的音乐主张。从刘几等人和花日新的交游中,宋代乐工与词人的合作情况亦可略见一般。  相似文献   
9.
读钱锡生君《关于吴文英生平中的两个问题》(《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一文,深为钱君对梦窗词的洞悉折服,钱君论梦窗“十载西湖”在“十载吴中会”之先和苏、杭二妾为一人之观点,也几令笔者服膺。不过,反复思考,感觉苏、杭二妾为一人的说法仍多有可商榷之处:其一,梦窗恋情词中多次提到“十年”,分指“十载西湖”和“十载吴苑”。如苏、杭二妾为一人,先有“十载西湖”之浪漫,再有“十载吴苑”之欢会,词人和她大约一起生活了近二十年时间,但为何词人总结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时只言“十年”?其二,钱君以《琐窗寒·玉兰》一词证苏、杭二妾为一人,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