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世纪末 ,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突然解体 ,它的解体既非外敌入侵所致 ,也非内部政变使然。关于苏联剧变 ,学者著述颇多 ,观点莫衷一是。笔者认为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 ,它在二战后没有很好地融入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中 ,反而背离了这一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历史潮流 ,最终被历史所湮没。一、“全球化”及其发展“全球化”作为当今学界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 ,时至今日 ,尚未形成一个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定义有两种 :第一种指经济的全球化 ,即各国市场与各地区性市场的一体化。这种“全球化”是由于跨国…  相似文献   
2.
鸡蛋确认生命,界定人生各阶段,充斥人生各礼俗,成为客家地区极其普遍的文化事象.对它的解读,有益于理解客家心灵深处的族群内质,解构客家人生命中的文化价值和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22日,在富有"最和平国家"之称的北欧国家挪威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恐怖枪击事件。人们多从恐怖主义、宗教冲突视角分析其原因,缺乏族群间"认同"层面的深层次解读。文章认为,造成"7·22"事件的关键原因在于挪威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的"互不认同";而欧美国家主流社会对外来移民,尤其是对穆斯林群体的长期负面宣传,则是挪威当地民众对外来移民"不认同"的主要根源;全球化的今天唯有提倡、做到"信仰自由、认同多元、包容他者、兼济天下",社会方能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4.
关注日常行为、民俗事象、人生态度是人观研究的有效向度。畲族是南方一山地民族,"头牲"在赣南畲人观念中地位特殊,有着特别的文化象征意义,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和人生仪礼中。通过仪式展演和民俗实践,"头牲"又不断地丰富赣南畲人的人观内涵,并建构着赣南畲人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5.
畲族乃南迁武陵蛮与闽粤赣交界处的土著及部分逃入溪峒的汉人经过长期融合,于南宋末年形成的单一民族。历史上,闽粤赣边区是畲族先民早期的聚居区,元时畲民开始陆续北迁,闽浙赣三省交界地渐成为畲族先民新的聚居地。究其主要居地变化,畲人抗元失败,闽西畲民大批北迁是一原因,而南赣畲族先民"销声匿迹"则与明中叶王阳明的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密切相关。正是上述"举措",南赣畲民得以去蛮化,由早期的"梗化"、"顽民"渐渐向化一新,族性潜隐,直至民族识别。然而,以往对明中叶南赣之乱的研究学人多从客家视角进行解读,缺乏一个从輋(畲)民主位视角的观瞻。  相似文献   
6.
赣南畲族家训族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启裕后昆、文化传承、调适整合、社会政治等功能 ,其内容可以诠释畲族的形成过程和与汉族历史密切互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