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现状,也是它发展的应然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民族关系运行正常,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民族平等不够全面,民族团结不够紧密,民族互助不够充分,民族和谐不够真实,这些问题既有自然成因,也受社会经济环境所累,更是相关的制度性障碍所致。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新型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国家必须运用官方控制方式着力解决。民族平等问题,宜采取民族分殊策略;民族团结问题,宜采取民族共生策略;民族互助问题,宜采取民族均衡策略;民族和谐问题,宜采取民族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成人教育的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语言分析出发 ,可知“成人”一词有“成年人”和“成就人”的双重含义 ;由此可以推导出“成人教育”有“针对成年人的教育 (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和“成就人格的教育 (道德教育、素质教育 )”的双重含义。现代素质教育 ,超越了传统道德教育 ,追求人的终极关怀 ,使得成人教育更具有了人文教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许春清 《兰州学刊》2004,(3):161-162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具体而言,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法本质是法之为法的原因和根据。法学理论通常从本原、价值和作用三个角度阐释一般法的本质。所谓一般法,是指抽象的、整体的和静止的法,而刑法是一个具体的部门法,是一个活法,它既有明确的表现形式,也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并以认定犯罪和裁量刑罚的动态过程影响社会关系,建立、维系一种特定的社会秩序。实际上,法的作用、价值和本原是依次递进的关系,是法的本质在不同层面的存…  相似文献   
4.
民族均衡:民族互助的践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衡在社会学意义上指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保持均势与平衡.民族均衡则是以社会资源的相对平均化谋求民族关系的动态平衡,亦即由国家将东部所拥有的公共资源,适当补偿西部和西部少数民族.这实际上是国家抑制民族差距的策略,也是民族互助的践行方式.民族均衡之必要性在于东西部差距的历史存在和现实加剧,而口号式的民族互助无力克服这一问题.采用民族均衡,要在民族间公共权利、经济利益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中,使西部和西部少数民族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国家对法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亦修正了培养法律人才的教育政策。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应当具备卓越的法律职业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但法学传统教学方法已不堪此任。法学本科教学应当在坚持传统讲授式、案例分析式教法的同时,适当推行各种实训式教法,以所谓"组合式"教学方法完成国家培养卓越的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6.
德治下的法治和法治下的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春清 《社科纵横》2002,17(3):48-49
治 ,就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对社会的治理 ,就是政治活动。法律和道德是两种基本的社会行为模式。于是作为社会活动的政治有了法治和德治之分。所谓制度 ,不过是一系列规范的总和。不同的规范选择 ,最终是不同的制度选择。因而法治、德治 ,是不同模式的政治活动 ,也是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法治和德治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二者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政治 ,道德缺席 ,权力裸露 ,是个人政治 ;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政治 ,法律至上 ,正义彰显 ,是众人政治。个人政治 ,祸国殃民 ;众人政治 ,强国富民  相似文献   
7.
法本质论亦即法的定义问题是法理学的核心内容。法本质的阶级意志论在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阶级意志论将法 (包括社会主义法 )定义为统治阶级意志 ,违反马克思主义 ,既不符合逻辑 ,也不符合伦理 ,更不符合理性和法律全球化潮流 ,应予修订。法在本质上是理性意志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内涵不断丰富。时至今日 ,法的本质经由阶级意志、社会意志的嬗变 ,已包容了人类的共同意志 ,有着更多的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鬼节及其法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分为人节、鬼节、神节三类,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并称四大鬼节。中国鬼节源远流长,节俗异彩纷呈,其所承载的鬼节文化意蕴深厚,展现了中国文化最本真的部分。鬼节文化以中国数千年的宗法(血缘)社会结构为生存土壤,秉持慎终追远传统信念,造就了中国人敬重先祖、维护亲缘的性情,凸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观与社会行为方式:"信鬼不信神,任人不任法"。这种法文化与发轫于西方的现代化精神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9.
法律责任是整个法律制度的核心构件 ,举证责任则是诉讼法律制度的核心构件。法律责任分为一般法律责任和特殊法律责任 ,同时法律义务也分为一般法律义务和特殊法律义务 ;一般法律责任就是特殊法律义务 ,而特殊法律责任就是一般法律义务。举证责任是法律责任 ,是一种特殊法律责任 ,因而又是一种一般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10.
法哲学是关于法的哲理的一般学说,其理论基石是法哲学体系的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法哲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回答"法是什么"和"什么是法"的问题,对前者的回应揭示了法的本原,而对后者的答复说明了法的表现形式亦即法表象.从而法哲学体系相应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法本原论,一为法表象论.法本原是人类理性、阶级意志和社会经济要求的整合,法表象是观念法、实证法和存在法的统一.法本原论和法表象论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辩证地构成法哲学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