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村民自治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发生了重大转变,以村级公共权力为视角进行观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这种转变。基于对制度文本及实践模式的研究,村级公共权力的基本内涵可以确定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村级政治主体为实现村级公共利益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法定权力。在这一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村级公共权力的静态回路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的复杂体系,且其运行过程存在不同环节的发展不均衡和结果低效率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村级公共权力是村级民主政治系统的核心要素,其稳定运行和有效行使对村级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村级民主政治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象,可以从村级公共权力角度进行解释,制约村级公共权力运行的因素势必也是制约村级民主政治系统运行的因素。当前,“指导权”和“领导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制约村级公共权力运行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现代性问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现代性在政治领域的反映,现代性政治必然关涉政治传统与现代主题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又集中地体现在对经典的解读过程。马基雅维利作为激烈地反传统的思想家,对他的思想解读本身就成为现代性的重要内容,伯林的解读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就这些现代问题的传统资源而言,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君主论》蕴藏着广阔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4.
郝炜华  信鸽 《领导科学》2012,(16):60-62
1余有亮练得一手绝活,即使蒙住他的双眼,几分钟下来,也能把敲成了碎片的脚骨模型变成一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脚骨模型。因此,余有亮在西郊医院非常有名,很多患了脚疾的人点名要余有亮医治。渐渐地,余有亮成了西郊医院的招牌,一个人创造的效益胜过十个医生创造的效益。为了将这块招牌做得更大更响亮,西郊医院特意将余有亮从外科分离出来,专门成立了  相似文献   
5.
村级公共权力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与乡村治理都是围绕着村级公共权力展开。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公共权力被赋予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基本内涵,随着农村社会分化情形的不断加深,进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主体出现分化,村级公共权力的合法性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这些现象与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联,既反映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性,也能够为分析村民自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郝炜 《中外书摘》2000,(1):91-95
我最初给这篇小说起的名字叫《老黄在1999》,一个朋友看了后建议我立刻改掉。他的理由是,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1999大劫难”什么的。更主要的是,这个名字有套用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之嫌。事实上,那部影片还真与我的小说主人公老黄有些关系。  相似文献   
7.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四个环节。其中,民主选举构成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基础,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中的民主手段,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宿求,民主监督则是村民自治的民主保障。这四个方面在党的领导下对村民自治的发展发挥着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郝炜 《决策探索》2011,(23):86-87
去年,我们把丝瓜种在葡萄架下,葡萄长它也长,可那毕竟是葡萄的天下。到秋天,它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葡萄秧子,竟然也试探着攀爬,挤出~些地方,结自己的瓜,竟有十几个,小有成就。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既是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更是关涉政府法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运动。行政法不仅具有实践品格,更具有形塑社会秩序的功能。对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利益化纠纷,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尊严理念,依照政府法治论原理,围绕锻造民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善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平权型政府的要求,履行政府引导和规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角色,着力破解传统城镇化在土地物权、户籍管制、行政区划、政府融资等制度上所面临的困境,着力解决我国农民公民身份和权利保障等重要课题,全面超越传统城镇化陷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行政再审程序沿袭了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规定,但却未体现其作为行政诉讼制度的独特品性。作为一项独特的救济形式,行政再审程序在实际运行中生发出诸多疑问,形成难以解释的诉讼怪圈,问题的症结在于行政诉权的旁落。行政诉权是行政诉讼制度运行的基石,对行政再审程序缺陷的分析和制度的重建应当以行政诉权的有效保障为依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