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的"黑洞",是一种吸噬力无穷大的奇异现象。中国经济一方面是在快速增长,成就瞩目;另一方面这个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断裂的威胁,正是来自这增长自身的力量。探究经济增长"黑洞"的成因,重点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政策上,侧重研究"效率"与"公平"的实际关系。并认为:"效率优先"是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效率优先"的负面品质就是非公平的资源配置。非公平的资源配置隐含着吸噬其他对象发展能量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形成"黑洞"的主因。抑制"效率优先"的负面力量,破解增长的"黑洞",惟有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和正义性。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维护公平。发达国家的事实表明,"效率"与"公平"并非一对不可磨合的矛盾。单纯追求公平的资源配置,谈不上"效率优先",难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此低效率的"公平"增长就是"效率优先"应该控制的下线;而突破公平与正义的"效率优先",必然产生"黑洞"效应,最终可能导致走向增长的反面,如此高效率的"非公平"经济增长就是"效率优先"应该警惕的上线。基于此,在促进经济增长,如何落实"效率优先"与体现"社会公正"之间形成最佳取值范围,这个取值范围也就是最佳值。"效率"与"公平"的下线与上线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理论上推想可以建立一个数理模式,为国家的制度安排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最佳取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形式确立给农民。使农村集体成为由无数个真正拥有承包权产权主体地位的农民所组成。集体不再虚化。产权就是利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立足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对自由的探索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自由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不以对必然的认识为前提.对必然的认识仅仅是获得自由的众多途径之一条,众多手段之一种.自由由利己性和群体性两个层面组成.道德规范和法律制约是人的自由群体性自规定社会化产物.由于自由具有群体性自规定的一面,因而没有绝对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 城市化不仅直接体现为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展,以利于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城市化的直接主题是工业化,从而加速了对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所取得的成就里和所留下的光辉灿烂的足迹上,依然有凝重的斑斑血痕。发生在早期的英国的“圈地”运动,迫使大量农民“失地”,失地农民流浪城市后又被边缘化,几乎经历了几代人的震荡。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理想状态是通过产权改革,使农村集体和农户不仅享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而且这些被改革盘活的资产演化为资本,农民用自己的资本、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来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蛋糕做大就能更好地分配”吗在一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里,很流行这些论点:“只有蛋糕做大,才能更好地分配”,“发展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表面上看,这些道理千真万确。而中国近30年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却给这些论点开了个大玩笑——一边是蛋糕做得很大了,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超过改革开放之初近6倍(1978年是3624亿元),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587亿元;一边是利益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日愈拉大,直逼社会制度可承受的底线。联合国《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关于中国的数据是:中国最富有的10%人口,收入是最贫困的10%人口的18.4倍。  相似文献   
7.
依仗权力经济、贿赂经济、剥削经济、痞子经济而暴富的人,其收入是灰色的、黑色的、非法的。由收入差距带来的贫富差距日愈拉大,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2006年5月26日,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启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大内容:“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可简化为“提高、扩大、调节、取缔”,途径是“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目的是“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收入分配制度如何改革?如何推进?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立足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对自由的探索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自由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不以对必然的认识为前提。对必然的认识仅仅是获得自由的众多途径之一条,众多手段之一种。自由由利己性和群体性两个层面组成。道德规范和法律制约是人的自由群体性自规定社会化产物。由于自由具有群体性自规定的一面,因而没有绝对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经典哲学时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下 ,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思辨的历史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个深刻变化的标志就是人从自在世界里脱颖而出 ,人的自由度逐渐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与之相应的一种新的认识方式———理性的直觉———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和认同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国家赋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被排斥在产权改革之外,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规模经营的进程中出现大量侵犯和掠夺农民权利的现象.农村土地的低成本流转,是城市规模无度扩张、工业粗放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难以有序推进的根源,也是农民长期贫困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