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作为宋明理学的主流学派思想家朱熹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彰显为向外和向内、体用和知行等方面的差异。船山从体用互贯角度消解了朱熹、阳明对"格物致知"向外和向内的分歧,将内之本体与外之方法相结合,发展出内思辨与外学问相结合的认识道路,并从知行角度纠正朱子和阳明"格物致知"偏知或偏行的偏执。船山将朱子和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分歧加以批判性圆融,丰富发展了"格物致知"思想。  相似文献   
2.
"和"是王船山和合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宇宙万物"和"的实现,其形上学基础为"太和","太和"之气乃是构成宇宙之质料因;"天命"乃是宇宙万物之和的动力因。天人相绍,为宇宙万物得以"和"创造了条件。人在宇宙中的主宰地位,决定了人能"继天立极","继"使人之性情之德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3.
将天人合一规约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当代社会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紧张而提出的、旨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哲学话语。将天人合一简单地规约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学术界表现出怀疑论、独断论的倾向。王船山从哲学本体论的视角,提出了太和乃万物和谐之始,太和絪緼以致万物之和,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宇宙万物之和的动力因在于天命之和。从本体论层面来说,人世间本应该是和谐的,但人由于智能之"巧"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因之,船山提出以仁爱精神礼待自然,方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船山消解了传统关于天人合一规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独断论、怀疑论论断,从哲学层面解答了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船山礼学思想是礼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特性多为学术界所忽视,船山礼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即礼以分殊辨别人与禽:船山从礼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礼以维系人道;人禽之别、壁立万仞等角度说明礼的本质特征。由礼以分殊辨别人禽可以管窥船山“礼”性:即言道必以天为宗、言礼“必以人为归”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陈力祥 《江汉论坛》2004,(12):136-137
2004年11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美国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近年来实学发展的学术成就,共商东亚实学发展大计。此次研讨会在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葛荣晋教授热情洋溢的《中国实学研究的历史使命———二十一世纪向中国实学研究提出了什么》的发言中拉开了序幕。围绕着葛教授提出的中国实学的历史使命和此次东亚实学会议的主题“实学、湘学与东亚文明”,与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儒学史上人性思想为善、为恶、有善有恶,性即理等人性思想的来源往往倾向于天赋论、先验论等。先哲们对人性论思想的提出多倾向于独断论式的结论,对人性思想缘何为善、为恶以及性善情恶等,其论证要么“不明”、要么“不备”。王船山关于人性为善的思想论证既“明”又“备”: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考察了人性何以为善,认为气质之偏之人人性亦可为善,并说明善乃“人之独”。船山关于人性为善思想的人文价值在于:其一,从船山沿袭儒家传统人性思想说明船山思想在本质上仍属宋明理学范畴,并非如其他学者所说的船山是启蒙思想家的说法;其二,船山关于人性为善思想的论证说明,同时也为他关于道德意识起源的学说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政府导向长效机制的缺失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障碍之一,因此,建构适宜的政府导向长效机制对于践行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有重要意义。政府导向长效机制具有调控与规范、引导与保障、信息捕捉与适时纠偏功能。政府导向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与政府部门专职管理人员养成机制的形成、长效机制制度基础的夯实、协调联动机制的完善发展以及垂直领导机制之下的责任落实机制的到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音乐有净化人的情感、医治人的德性之作用,这为乐教提升人之德性提供了可能性.音乐和人之心灵的相感,使乐教增长人之德性成为可能.乐教的这两种作用,使得中国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能够在旋律与快感享受中得以实现.人心之和,社会之和,是乐教促使道德文化践行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唐诗宋词"之美誉,与唐代茶文化相关的诗歌称之为唐代茶诗。唐代茶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的价值旨趣,即儒家礼仪的价值旨趣、佛家禅悦的价值旨趣和道家隐逸的价值旨趣。研究唐代茶诗中所蕴含的儒释道价值旨趣,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尤其是唐代茶文化。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大儒王船山尊崇孔子之动因有三:船山先祖由习武向尚文的度越;动荡的社会现实下除《论语》之外的其他经典不可多得,传世经典《论语》为其学习之要;明末清初社会现实大礼之不传,为“存先王之精意”而尊孔崇孔。船山尊孔崇孔有三个基本维度:考孔子之家世、敬孔子之德、崇孔子之学。船山对孔子家世的考究,说明船山对孔子家世之尊;对孔子之德的阐扬,表明船山敬孔子之德;对孔子学术的探讨,表明船山崇孔子之学。船山对孔子的尊崇,印证船山思想属于儒学、特别是属于宋明理学之苑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