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匮乏的矛盾很难缓解。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不可小觑。同样,水资源约束对于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具有很大影响。通过对新区水资源及水环境分析和与其他地区对比,得出目前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程度较低,水资源承载力较弱。通过对未来新区水资源的需求测算,发现雄安新区的水资源赤字在2亿m~3左右。最后,结合雄安新区未来用水需求提出了八条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电子商务系统信息流的建模进行研究,提出在电子商务信息流建模过程中采用UML和WebML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加速系统建模过程,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3.
产业联盟的有序运行及联盟目标的实现,要求选择合理的联盟运营模式及联盟成员的准确定位.提出以产业集中度作为联盟主导的选择依据,确立以政府、企业为主导的两种联盟运营模式.实施政府为保障,资金为支撑,中介为桥梁,大学、科研机构为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的联盟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展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应与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战略相适应,能反映特定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经济增长目标。选择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的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能耗强度、产业结构和技术与资金方面分析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基础,从可行发展手段寻找突破口,构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手段与区域的匹配,整体与部分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复杂性思维理论,采用技术和人性化折衷思想,提出IDEC教学实践框架,并通过"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对该框架予以分析,以期对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快、精、准”统计工作方针的内涵“快、精、准”统计工作方针是辩证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统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快、精、准”统计工作方针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统一思想,是统计服务在市场经济机制的条件下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快”在统计工作上表现为统计服务运行过程中的时效性,是时代对统计工作的要求,是统计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志,它充分体现了效能的原则。“精”是衡量客观事物优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时代对统计工作内容、制度方法、装备、人才要求的综合概括。它体现的是在统计工作中要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绿色技术的创新绩效与扩散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趋强化,绿色技术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将绿色技术和一般技术加以区分,构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线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通过检验绿色技术创新的绩效判断经济利益是否已成为绿色技术扩散的有效驱动力量。基于中国1991-2010年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形关系,并求得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发生转换的转折点,针对东、中、西部地区比较了各自转折点发生的时间,发现东部地区“U”形关系出现最早,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在竞争情报系统中,情报采集是影响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情报源整合策略、采集规则和采集策略是情报采集中的重要工作.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具备的特性和应用价值角度分析情报采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和总体架构,探索基于搜索引擎技术的情报采集系统开发方法,进而对关键部分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及其关系简明呈现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的程序。教学设计模式的作用是将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实践或提升教学经验以丰富教学理论,为建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成果是检验高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根本准则。不断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是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应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学科竞赛为契机,从作品选题、团队组建到商业计划书撰写,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品德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研项目孵化基地为平台,实现理论指导与创新实践的有机统一;以打造创新创业体系为依托,多角度多思维开拓思政育人新前景,实现教学相长,形成思政课程学习统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