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马克思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事物、现实和人本身,把包括哲学认识在内的一切意识形式看做是历史的实践的结果,终结了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有效性,完成了对传统哲学观的颠倒.但由于自然态度思维的诱惑、人的形而上学本能和革命实践对理论确定性的要求等,人们常常对马克思的学说做形而上学的补写,把马克思颠倒了的哲学观又重新颠倒了回来,造成了对马克思学说的种种误解.现代西方哲学的诸多转变,并未超出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但为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理性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随着21世纪的迫近,社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社会发展观是对社会的前景、变迁的道路和规律诸问题的理论思考。最初,社会发展观作为人类的生存意识表现出来,体现着人类对整体的未来和归宿的生存焦虑。古罗马诗哲卢克莱修抒发了这种焦虑:“永远是那同样的对生命的焦渴,/苦恼着张大着嘴巴的我们,/并且总不知道未来将带来什么命运,/或者机会可能带来的是什么东西,/或者怎样的结果正在等待着我们。”  相似文献   
3.
人类发展到今天 ,一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创造能量 ,另一方面也给自己带来无穷灾难 ,以致人类的自身生存都陷入了危难。人真是一种怪物。人的本性究竟如何 ,人在世上的生存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应当怎样看待自己的行为方式 ?自从人类意识到自己与他物应当有所区别 ,从那时起 ,人们就开始了对自我本性的探索 ,其中历经了神话意识阶段、哲学认识阶段、科学认识阶段 ,迄今关于“人”的说法已有不下千百种之多 ,可以说把人看成什么的都有。我们能否说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人和人的本性已经了解得很多、很透彻 ,已经无须再为此去耗费精力 ,关于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直接主题 ,否认了人性可以成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 ,也就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与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智慧”引向认知的方向 ,从“对象意识”走上概念化的逻辑思辨之路不同 ,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完善人的生命本性、开发生命的内在价值 ,由此发挥了注重义理性的悟觉思维。中国哲学讲求“悟道” ,通过“道”的把握来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而上追求。实际上 ,哲学给出的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世界 (这是科学的任务 ) ,它只是一种如何在现存世界贯穿人的观点、人的态度、人的理想的标尺 ,以及如何进一步升华人性、提高人生价值的精神意境。在这点上 ,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显然是有优越性的。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个人主体与现代哲学高清海一、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的个体发展,也就是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此有很明确的论述.他从人的发展这个角度规定了社会形态,指出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人的发展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人的依赖...  相似文献   
6.
一、哲学观念变革的实质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是通过哲学家思维着的头脑所建构的,规范人们怎样理解、说明和变革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形态的思维方式。 任何一种哲学模式所代表的理论思维方式,都凝聚着哲学家所捕捉到的该时代人类对人  相似文献   
7.
一、“辯證唯物論大綱”一書的基本優點 一九五四年七月到一九五五年一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及前華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华崗同志所著的「辯證唯物論大綱」一書。本书是作者根據在山東大學講授辯證唯物主義的講稿整理成的,最先發表於山東大學校刊新山大和文史哲上。 「辯證唯物論大綱」經過整理又重新出版,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從全國解  相似文献   
8.
“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指出,把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去考察,并以类的意识去把握现时代的人和反映现时代的精神,是“类哲学”所承担的理性使命。“类哲学”是以人的方式去观照人的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与思想境界。就其实践价值来说,它是揭示人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所应有的新哲学形态,是把握当代人类生存意义所依据的新价值坐标,也是指导我国人的现代化实践并实现“类人格”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核心和哲学灵魂,有了这一思想路线,才会有我们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今天。但思想解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的关键是转变思维方式与世界观.这种转变实质上是哲学领域的一次思想解放。因为“苏联模式教科书哲学”至今还在沿用,误导着人们的思想,只有彻底摆脱它的束缚和影响,转变我们的世界观,切实掌握马克思和邓小平思想的真实精神,才能够全面发挥“邓小平理论”的作用,从而走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共同发起的第一届“马克思哲学论坛” ,深入探讨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这一主题。与会学者认为 ,马克思毕生都在为人类解放寻找理性之路 ,马克思哲学是时代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是哲学理性与人类理想的统一 ;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而只有成为文明的活的灵魂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哲学与一切旧哲学在表征、反映时代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上有本质的不同 ,马克思哲学的真正本质和精神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 ,它是立足现实、开创未来的思想源泉 ,因而一切从实际出发 ,让事实来说话的境界是马克思哲学最具时代生命力之所在。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 ,突出和弘扬马克思哲学的时代精神尤为重要。与会学者认为 ,把握和弘扬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 ,指导我们的实践和生活 ,这只是实现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必须立足当代社会实践 ,回答马克思理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实现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 ,惟此 ,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会议的成果 ,特将本次论坛的部分发言举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