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共危机是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公共危机信息的公布不同于一般的政务信息公开,它是在极大压力下对不确定状态做出的传播。因此,以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适度性为基础的正确舆论导向就成为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稳定人心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而现阶段,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体制性缺陷,导致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因此,必须改革、完善原有的教育体制框架,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才能保证教育公平在我国得到充分体现,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就业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提高和结构优化,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迫切需要我们反思在就业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从政府、企业、高校、个人等方面寻求突破发展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是加强党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经历了萌芽探索、政策提倡、全面推行三个阶段,从地方自主探索到国家顶层设计,逐步规范化、全面化,研究其历史变迁、把握村两委“一肩挑”制度的演变逻辑可为其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历史经验。采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和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对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的演进受到政府体制、经济发展与观念认知的深层结构影响;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效应影响变迁路径,形成路径依赖;党的领导强化、地方探索经验累积和基层治理需求扩张提供动力机制。未来,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应重塑制度环境,完善村级选人用人机制,做好“一肩挑”干部培训工作,健全权力叠加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