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体系已经涵盖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然而尚未有院校单独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点.美国社会工作博士教育发展历史较久,经验丰富,值得我国在建立和发展社会工作博士教育过程中进行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社会工作博士教育的培养模式及其特点,提出发展我国社会工作博士教育的四位一体战略,即培养目标具体化,课程设置统筹化,质量控制专业化,社工教育系列化.希望能够对发展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完善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梳理获得感相关理论,将获得感操作化为愉悦感(过去)、参与感(当下)和生命意义(未来)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设计将积极心理干预(改善情绪健康)、幸福疗法(促进蓬勃发展)和意义疗法(追寻生命意义)等多种干预策略相结合以提升残疾人获得感的多阶段小组.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探索小组干预的有效性,使用优势知识和使用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蓬勃发展量表以及生命意义问卷进行测量.共有50名参与者完成了干预前测、后测和3个月后的随访测试.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结果显示,获得感的多阶段小组有效改善了干预组的情绪健康,但干预效果的持续性可能有限.本研究是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一次循证实践探索,为发展社会工作服务以促进残疾人获得感的提供了科学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