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会敏 《创新》2013,(6):26-29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虽然保护生态是人们的共识,但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当,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顺利推进。制度经济学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必然会有利益矛盾。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对个体的利益进行整合,降低交易成本,使不同经济主体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活动。然而,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和非正式制度的失衡使得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因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屡屡发生。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才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艳新  袁会敏 《创新》2013,(4):39-42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历史经验表明,每次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诚信的重大考验。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政务诚信危机虽然令人担忧,但这是转型期我们必须经历的"阵痛"。我国的政务诚信危机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公民参政意识提高的挑战。新媒体的兴起更是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社会转型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营造有利于推进政务诚信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应最大限度地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利益中谋求共识,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以实现"中国梦"。为此,应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利益调控整合功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利益关注的重心也从精神利益向物质利益转移,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了从"价值认同"向"利益认同"的转变。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整合不同利益冲突并把冲突控制在有序范围内的社会。一切社会冲突的根源,归根到底都与利益有关。能否发挥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具体来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价值导向的同时开展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在沟通中实现对多样利益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欠发达民族地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数字赋能公益慈善事业,能有效化解弱势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使商业行为和企业家更多地担负起公益责任,使民间公益有效融入社会治理,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欠发达民族地区公益慈善事业现代化有利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带来稳定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