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57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3年春非典侵袭了许多国家,新加坡也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3月13日,新加坡境内首次发现“非典”病例。4月19日,新加坡的总染病人数达到172人,总理吴作栋宣布“非典”是新加坡有史以来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但是疫情在新加坡很快得到有效抑制,4月下旬局势就基本稳定,WHO特地表彰了新加坡在防治非典中的优秀表现。在这场卓有成效的抗非典战役中,新加坡政府的危机公关与媒体新闻两者间的有效互动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清末,鸦片战争前后,长期以来寂寂无闻的贵州山区,竟然出了郑珍这样一位“西南巨儒”,稍后,更有莫友芝、黎庶昌等一批黔籍人才相继闻名于世,一时间,贵州文坛上群星灿烂,使国人不禁刮目相看。郑珍等人所取得的成就,除了他们自身刻苦好学、有较好的家学渊源和师承授受等因素外,清后期贵州社会的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的相对发展、进步,则是造就这样一批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竖看贵州的历史,我们可以说,没有这一时期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就不可能有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人的成就。从分析郑珍的作品和思想入手,又能帮助我…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一份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站在时代的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又不拘泥于个别的结论,弘扬优良传统而又勇于开拓进取,实现了理论上的伟大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5.
物权行为论     
当前,物权行为理论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1)概念上,登记或交付应为物权行为的生效要件。法定的登记或交付方式是为对物权行为效力予以干预和评价,而法律行为成立采自由主义,所以登记或交付应为其生效要件。(2)性质上,物权行为应为独立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中存在着独立的、客观的意思表示,故可以并应适用法律行为的一系列规则。(3)关于物权行为的有因性或无因性,本文主张物权行为应采有因性,这样才符合法律的公平正义观念。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有因性并存并不矛盾,物权行为无因性保护交易安全的功能可由公示公信原则代替,而公示公信原则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并无实质联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心灵隐秘的探究者——爱伦·坡创作及诗论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坛怪才爱伦·坡毕生致力于探寻人类心灵的隐秘。他的小说及诗歌以死亡、恐怖为主题,极力试探人类心理的承受极限。他的诗论崇尚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伍尔夫在创作及理论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她认为客观真实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主张通过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来反映生活 ;她眼中未来小说的理想模式是一种诗化的小说 ,表现非个人化的、宇宙和人类的命运。伍尔夫的重要作品《到灯塔去》、《海浪》等都是她的小说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生活中汲取养料,把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把培养创新精神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年来,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摸索出一些做法,认为语文活动课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格即人品,是一个人在处理其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与事的态度、表现的总和,包含着他个人最典型、最深层、最持久的特点。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农家子弟成为一位当代中国的伟人,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与其独特的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邓小平深受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华民族性格的滋润;另一方面,邓小平在革命斗争的狂涛巨浪中,进行积极的人格探索和学习,确立了自我人格。邓小平用他的真诚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用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教材)中增加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项目(内容),其本质上是教师结合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更有效地进行高水平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打好基础。那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们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