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高等师范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引起了教学第一线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和讨论。最近,《语文新课标与高等师范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及安徽省部分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就高等师范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展开了讨论和交流。他们认为: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要与中学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尤其是精心设置选修课序列;在教学目的方面,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和大学生文化个性的重塑;在教学手段更新方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诵读教学、重视对学生学术素质的培养等。同时,专家学者们也谈到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期引起更多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延伸式教学是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主要是通过补充经典作品、开列必读书目和增开相关专业选修课来实现。延伸式教学必须坚持为专业必修课服务的原则,以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苏门文人,李之仪与黄庭坚之间交游较为频繁,关系甚为亲密.他们相识早,且有同朝为官的经历,彼此之间诗文唱和,相互欣赏.李之仪还注意搜集黄庭坚的作品,并为之作了一些题跋,从中表现出对黄庭坚人品以及书法艺术的钦佩之情.  相似文献   
4.
李之仪小考     
关于李之仪生平行状目前还有一些问题争议未决,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考辨认为:李之仪及第时间当从《全宋诗》定为熙宁六年(1073),其任县令的万全县当为万泉县,从军鄜延时间当为元丰四年(1081)九月,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年底被辟出使高丽,次年初正式出发,元丰八年(1085)回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相似文献   
5.
中国典当业最初发轫于南北朝,唐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不仅寺院开设质库进行交易,而且民间和官方也参与到这一行业中。唐代共有24位诗人在他们的40首诗歌中反映了当时的典当现象,这些诗歌提到的主要典当物品有衣物、琴、书籍等。唐人典当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文人典钱买酒,二是穷人典钱纳税。唐代典当诗为研究唐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李之仪与当涂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既是他晚年遭编管的地方,也成了他的终老之地。编管当涂使他痛苦过,但强烈的"当涂情结"又使他对其始终不离不弃。他的"当涂情结"表现在其对当涂绝佳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景色的爱以及追慕李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