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2.
评价中心在领导干部选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中心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1929年建立的一套用于挑选军官的多项评价程序,之后,英、美等国军方机构开始应用评价中心,英国文职人员委员会还将之应用于行政领导。在北美和西欧,评价中心被成功地运用于军事和商业已有半个多世纪。通过对评价中心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由企业领导凭主观意志选拔的管理人员,对照使用结果,其正确率只有15%;经过各级经理提名推荐的,正确率超过35%;而经过评价中心挑选的,正确率达70%。所以,评价中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评价方法。那么,什么是评价中心呢?评价中心是包含无领导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较往年大幅增加,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时间大大提前,而且对学生的各项硬件、软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最近组织的“新世纪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显示,校园招聘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渠道。因此,谁善于捕捉与把握机会,谁能在校园招聘中表现出众,谁就会取得校园应聘的成功。本文提出大学毕业生在校园应聘时应注意的7P决策点,希望对校园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们有所帮助。一、工作定位清晰(Position)几乎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自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最好是在朝阳行…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时期改姓现象非常普遍,类型多种多样。本文就这些现象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人文因素等紧密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时期姓氏分布的变化,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人口迁徙引发的,包括因封王和赴任产生的迁徙、强制性迁徙以及自发性迁徙。迁徙之后的人们大多定居在新的居住地,引起姓氏分布的变化。那些自发性的迁徙,往往是从战乱涉及区和经济落后区迁徙到安定的经济较发达的环境当中。这种变化体现了南北朝对峙下战争和民族融合等政治因素对于姓氏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城镇贫困人口社会救助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为突出。作为政府行为的城镇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活动,在我国具体实施和操作中,由于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受到城乡分离、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救助体系不健全等一些体制性障碍的制约,严重阻碍了社会救助的顺利实施和全面推进。本文在分析体制障碍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体制障碍对社会救助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宁夏永宁县望洪镇新华村的季成终于住进他位于新华苑小区的拆迁安置房,一家4口在110平方米的楼房里过了一个喜庆热闹的新年。“家里通了自来水特别方便,暖气烧得旺,房间的墙壁也不会被炉子熏黄变黑,美得很。”  相似文献   
8.
9.
南北朝时期胡姓汉化与汉姓胡化的政治目的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胡姓的汉化与汉姓的胡化现象。胡姓的汉化是历史的需要,汉姓的短期胡化现象,是统治者为解决孝文帝改革留下的隐患的权宜之计,而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历史趋势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0.
任玮 《殷都学刊》2011,32(2):42-45
在河南地区的发展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姓氏分布与世家大族,真实反映了南北朝特有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