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民族刻板印象是影响民族交往和族群互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衡量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心理指标。民族刻板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分类过程,并形成于直接或间接的民族接触中和文艺作品、社会媒体报道、新闻杂志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同时也形成于个体对同伴、父母亲以及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自身在民族交往过程当中的体验,"独立、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和居住环境加剧其产生。影响民族刻板印象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包括民族认同、民族接触、民族本质论信念、多元文化主义和族群竞争等。最后小结了民族刻板印象的弱化策略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2.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面向多学科整合的路径,以心理语言学研究、学校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社会传播机制研究和教育数字化研究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取全面、系统、立体式的推广普及策略。心理层面,应培育积极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态度,遵循语言文字学习规律;学校层面,要抓住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把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建立科学的语言文字学习监测与评价机制;社会传播层面,拓宽国家通用语言的传播路径,建构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的语言传播体系;数字化层面,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国家通用语言环境建设,打造数字化语言文字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数字化赋能民众语言文字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