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矛盾主要包括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社会性规制不到位、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不完善以及国有企业现行制度安排存在缺陷等。这些矛盾与其所导致的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需要准确把握这些深层次体制性根源,深刻分析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找到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产业是中国加入WTO后通常被认为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作出这种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的汽车关税水平较高 ,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散、小、乱 ,技术水平低等 ,由此而引出的结论往往是悲观的。然而 ,如果能够抓住后WTO时期的有利时机 ,加快政策调整、体制改革和企业重组 ,培育和发展中国多方面的比较优势 ,并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 ,则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则完全不同。本文在此背景下 ,就中国加入WTO后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问题作一些讨论。一、中国汽车产业为什么竞争力不足在中国现有的诸多产业中 ,汽车产业是一个发展不够快、竞争…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经济增长对西部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重化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重工业比重显著上升;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正在促进产业升级或外移。这些变化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包括新的产业转移机遇,发挥矿产资源和重化工业优势的机遇,发挥教育、科技资源优势的机遇,以及发挥环境资源优势的机遇等。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应当重视招商引资方式的改进,试行产业对口招商,创新东西部之间的政府对口支援方式。  相似文献   
5.
计划体制改革的核心向题,是要由过去以名义上的“产品经济论”而实质上的“自然经济论”为基础的计划体制,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基础的计划体制。实现这一转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乡商品经济,创造能够使市场较为充分地发挥作用的条件;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确立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进行有效地宏观计划控  相似文献   
6.
1984年9月18日,由经济系研究生发起,召开了一次乡镇企业讨论会。与会的有校内外各方面的同志共一百余人。今年暑期,经济系部分研究生、81级经济管理专业和82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先后到许多农村地区实习,进行社会调查。会上,大家结合实习、调查中的见闻,主要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式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有的发展方式难以包容和应对已经或将要出现的矛盾与挑战,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从以下角度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加以探讨: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的出路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在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对区域发展差距,要更多地关注人均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更好发展来解决;改革开放仍然很重要,不能松懈,更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开发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转轨。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改组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对西部开发进程有重大影响。“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转轨的紧迫性将进一步加强,同时有关的环境条件也将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有力支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快速转型,成功避免了大规模的城市贫困、失业和贫民窟,但压力也开始显现。中国领导人高度关注这些挑战,倡导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模式,以适应新的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模式需要政府重新定位,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本报告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六大优先领域:一是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二是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具备技能的劳动者自由流动;三是将城市融资建立在更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同时建立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四是改革城市规划和设计;五是应对环境压力;六是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本报告提出的政策议程是全面的,需要确定优先序。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土地方面的议程;其次,政府需要关注各种形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最后,在全面铺开以市场为基础的城乡土地转化之前,需要开展更多试点。其他改革也应尽快提出落实改革议程的全面规划并建立监测督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