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祥与基督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玉祥皈依基督教,是他追求自我完善的因素与扩大个人权势的企图交织在一起的产物。他在北洋时期的军政活动无不打上基督教的烙印,以“基督将军”而著称。五卅惨案后,他对基督教的态度由盲从迷信到科学取舍,产生了新的认识,并将宗教活动与爱国主义、民主事业结合起来,思想境界提高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四年九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十月下旬,双方几十万大军在山海关长城一线激战正酣,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从热河滦平秘密回师北京,推翻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把持的北京政权,史称“北京政变”.对这一历史事件近来已有人撰文论述,但笔者感到研究得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对其再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1924年10月22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不久,与奉系张作霖等拥段祺瑞上台。1926年4月10日,冯玉祥国民军又将段祺瑞推翻。从此,冯的政敌给他冠”倒戈将军”的称号。冯玉祥及国民军与段祺瑞执政府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试述其发展始末,并以此窥探冯玉祥政治思想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国民军与苏联建立并发展军政关系,都有其实用主义目的。苏联所做的一切不尽是无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表现;而国民军的所为也不完全是在国共两党帮助下的“进步”标志及结果。  相似文献   
5.
南口大战前,国民军一军内部产生严重矛盾斗争。冯玉祥的"下野"使其日益剧烈、复杂,最终几至内部发生火并。这是国民军军阀武装本质的充分表现,也是其在华北失败的原因之一,并暴露了本身缺乏政治经济凝聚力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与曹锟贿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锟贿选是民国史上一大政治丑闻。冯玉祥与贿选关系如何?这是研究他前半生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冯玉祥在世时,世人对此就说法不一。攻之者说他曾参与其事,而誉之者辩之说无;他自己则说曾坚决反对“贿选”。近年来,介绍及研究冯玉祥的专著日渐增多,但对此论述不一。冯洪达、全华心在所著《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中说:他对“曹锟的贿选和军阀混战都极感厌恶……“郭绪印,陈兴唐在《爱国将军冯玉祥》中说冯:“对曹  相似文献   
7.
1925年,冯玉祥与郭松龄、李景林结盟策划了反对奉系张作霖的战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违反盟约抢占李景林的地盘,把本是盟友的李景林变成敌人。国民军的背盟行为成为导致郭松龄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使自己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评传     
在中国近代史上,冯玉祥是个颇具特色的历史人物.他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三个历史时期,活跃在军事政治舞台上达三十七年之久;曾统兵几十万,却没有投靠帝国主义;身居反动营垒却能同情进步,并有一套怪僻的“平民作风”.他在曲折的一生中,有前进也有倒退,但基本上是追求进步的;只是迈步的起点太低,落后于同时代的先进人物之后.他不是简单的单线条人物,而是个经历复杂、思想矛盾、性格奇特的军事政治活动家.本文试就其一生作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冯玉祥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政治活动家,杰出的爱国者。他在其复杂的一生中,走过弯路,也做过对人民有益的事。孙中山先生在政治上与他有一定交往。研究冯与孙中山的关系,对探讨他前半生的政治倾向及当时的北方政局,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在各个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并日趋成熟,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运用于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了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