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槠山刘氏于公元960年迁湘之初便曾拟《家约十三条》。迈入新的历史时期,槠山族子孙又步历史的节拍,对家教内容不断创新、充实,形成与历史相一致、持续不断的家教蓝本,并严格要求槠山刘氏家族每个分支每个成员共同遵行。  相似文献   
2.
水府席习俗为饮食民俗。水府席习俗约从1750年代开始,在湖南中部地区广为流行,历经200余年。它以节俭、简朴、环保著称,展示着热闹、和谐的文化氛围。水府席菜肴意蕴丰厚,文化含量高,至今仍为湘中地区农村举办喜、丧事所推崇和应用,已成为娄底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官场楷模"、"千古完人",曾国藩家族子弟及其后人共240余人,得到"曾家无一废人"的美誉,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曾国藩在其祖父曾星冈家教方法和形式的基础上,实践完善了家教理念,至今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4.
毛板船是1797-1958年资江流域特有的产物,是梅山地区毛板船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的结果。它凝聚了毛板人的智慧,是世界航运史的创举。毛板人以不畏艰难险阻、英勇顽强、坚毅果敢的拼搏精神,给闭塞的梅山带来了商机,也创造了独特的梅山文化。  相似文献   
5.
槠山刘姓,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保持着自古承袭下来的淳朴民风、民俗。通过考察研究槠山刘姓百姓在传统节日、生活起居、交往礼仪中特有的民俗活动,阐述了传统民风、民俗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值得当今社会继承和发扬以利全社会基本道德的规范。本文对于地方民俗学、文化史、思想史等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梅山民间舞狮、灯艺属于民间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磨砺提炼升华成为民间艺术精品;舞灯赞词源于生活,是人民群众心声的自然流露。赞词思想感情浓烈、纯真,风格爽朗、明快,多用比、兴、夸张、衬托的手法,群众性、广泛性、娱乐性很强。  相似文献   
7.
8.
曾国藩"八本"家训、"八字诀"和作诗练笔中蕴含着和谐文化思想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曾氏家族的教育、治军、处世之中,且长期坚持不懈、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