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民族经济学自创立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民族经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运用Cite Space分析工具,对1979-2017年CNKI数据库中民族类学术期刊发表的18341篇民族经济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了民族经济研究的发展轨迹、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民族经济研究近40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涌现出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其中郑长德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民族类高校为民族经济研究的主力军,但研究机构之间联系较少,跨学科合作不多;民族经济研究的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开发领域,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被重点关注的话题,《民族研究》是高被引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民族经济的研究热点与国家政策或民族地区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应用型及对策性研究是研究的主流;一带一路、乡村旅游、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武陵山片区等是当前民族经济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2.
以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指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分析考察家庭层面和村庄层面一共10类变量对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进一步运用夏普里值分解法量化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家庭层面的内在因素对减贫增收的影响远大于村庄层面的外在因素,因此激发内生动力对脱贫减贫更为重要;从家庭层面因素来看,教育是造成农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其他依次是家庭中被抚养成员占比、打工和非农经营、家庭成员健康状况、非农户口占有比以及政治信仰;从村庄特征来看,村居生活条件对家庭收入影响最大。不同区域农村减贫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中部地区家庭收入贡献率最大的是家庭成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东北地区贡献率最大的是人居环境,西部地区是人口抚养负担。基于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