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马秋芬早期小说多以边地生活为题材。她热爱这个世界的纯真、质朴,也惋惜这个世界的愚昧、落后。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和浓厚的文化色彩是她的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扩展了小说的思想内涵,"两种语言"的运用更使得她的小说别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人的文学”是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提出来的。粉碎“四人帮”以后,新时期文学再度兴起关注人、人性、人道主义,关注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热潮。它的兴起绝非偶然,应该说这是“五四”“人的文学”的回归和继续。新时期“人的文学”发端于伤痕文学,经历了反思文学、知青文学。作家们对过去的灾难和悲剧进行回顾和反思,他们认为,过去所发生的悲剧都是人的悲剧。因此,他们以空前的热情呼唤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新时期“人的文学”与“五四”时期“人的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五四”时期“人的文学”是对人的弱者的本质的发现,而新时期“人的文学”是对人的强者本质的发现。这既是文学史上“人的文学”的再次回归,又是“人的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莺莺传》—《西厢记》(金·董解元)—《西厢记》(元·王实甫),这一流变过程也是读者(接受者)、作家、作品相互影响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以往对“西厢”的研究多囿于作家、作品而忽略了文学发展进程中的接受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作用的读者。没有读者参与的文学创作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读者这一媒介,“王西厢”才会完成它的再创作,才会取得如此成就。  相似文献   
5.
期刊封面早己不单是起保护、装饰的作用,也不仅是作为美化期刊的一个版面出现,而是成为期刊品牌理念的核心体现方式之一。所以,在期刊封面的设计上,要体现期刊的品牌效应,既要充分意识到期刊封面对期刊本身整体形象的重要功能,又要充分利用封面向读者传播期刊的基本理念,以求更多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一部《儒林外史》穷尽清末儒林众生相,其中也有令人难忘的编辑形象(职业的和业余的)——鲁编修和马二先生、匡超人等。作者吴敬梓在描写诸多编辑形象、对他们给予讽刺和鞭挞的同时,也透露了作者的编辑理念。这些,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取得最佳效果,历来是执教者追求的目标。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情感教学理论为指导,深刻了解留学生的特点;努力调动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激发其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潜能,使对外汉语教学达到最佳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实际情况,本文以事实阐明了编辑业务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并指出了影响编辑业务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提高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婉曲又称婉转或委婉,是语言里的一种修辞手段,即故意不直接说明本意,而是将本意用曲折含蓄的话语表达出来。它的特点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婉曲语又称婉语,就是运用语言的婉曲修辞格说话。一、婉曲语的形成1.禁忌的需要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不能理解,认为自然是由神主宰的。而统治者为了愚弄人民,维护其统治,他们自诩是天上的星宿,因此,那些“神圣”的、“崇高”的事物不准一般人接触、言及,否则就要受到鬼神的降罪。而那些危险的、令人恐惧的、不洁的事物,人们又不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论述了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进而指出了科技期刊的编辑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在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下功夫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