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
正美国的别墅价格只有中国的几分之一;25万欧元购房移民希腊,一家三代获欧洲申根绿卡,欧洲度假胜地投资房可租可住,永久产权世代相传;海外买股权,等着上市大赚一笔……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海外资产配置"看上去很美",但是除了政策、法律法规、语言、汇率等显而易见的风险之外,海外资产配置对资金实力及投资专业知识的要求都很高,并非如你想象般美丽,有许多需要避开的"坑"。  相似文献   
3.
鲁迅关于文学自觉的时代始于魏晋的看法是在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形成的,是中国文学观念西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的中西比较视域、形式美感视域和情感视域三重视域影响了鲁迅的"文学自觉"说,其论断的局限主要在于:一、鲁迅对"文学自觉"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并不清楚;二、文学史研究中的自相矛盾;三、不能有效解释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功利主义与审美主义的内在关系;四、对文学自觉的标志的看法也并不全面.  相似文献   
4.
分析外语学习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过渡语僵化现象的分类及原因,并阐述过渡语僵化研究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编者提示:今年4月中旬,浙江省绍兴市长王永昌等50位历史文化名城市长在北京联名发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倡议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应确保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历史环境风貌,保存历史原址、原物、原状。此前不久在绍兴举行的“全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论坛”上,40多位文物和城  相似文献   
6.
中外影坛风云录──写在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暨中国长沙金鸡百花电影节叶辉(一)光与影,声与色,生与死,美与丑。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影坛内外,说不完世上沧桑巨变。银幕上下,道不尽人间离合悲欢。风光旖旋的巴黎塞纳河畔,屹立着一幢面向世界开放的电影资料馆。...  相似文献   
7.
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动力。经过多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高职教育日趋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是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正确分析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拓展办学功能.强化创业教育、追求可持续发展等新的走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钟情山水是中国文人的一项重要文化品性,为了以微知著地探究这项文化品性的发萌与成长,特从魏晋和晚明的山水散文入手,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文人在对待山水的接受程度、欣赏态度、审美旨趣等多方面的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研究认为,同为钟情山水,魏晋文人在山水散文中表现的是一种发现的喜悦,晚明文人则将生命沉耽山水之中;魏晋文人对山水的态度是崇敬的,晚明文人对山水的态度则是玩赏的;魏晋文人在山水审美中澄怀观道,晚明文人观赏山水时所具更多的是实用功利的现世情怀。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旅途中物质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旅人对山水自然可能产生的不同感受;第二是受玄学和心学两种不同哲学思潮的影响;第三是两个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叶辉 《华人时刊》2012,(11):62-64
人类从哪里来?动物、植物和海洋生物从哪里来……?这些在许多人儿时就产生的好奇和疑问一直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去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下简称"南古馆),在那里能获取到答案,去那里来穿越远古华夏,亲历生命轨迹,领悟生命价值和意义。南古馆现代科技展示手段,让人们趣味地穿越时空南古馆座落于风景优美的玄武湖南面,门前有一条布满樱花树的道路,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远离闹市的清新气息。到了博物馆的大厅就仿佛走到了遥远史前世界的入口……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当前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21世纪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现代化实验室建设的步骤,结合学校实际,明确了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