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忆与怀念李达校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李达同志黄焯有玉也,点而谓之不絮; 有泉也,扬而谓之不清。日当午兮忽昃, 天方昼兮不明。欲泣兮有血, 将啼兮失声。既贸贸者之莫予容兮, 向重苍而自盟。天门开其詄荡兮, 澄玉宇而穆上京。 薋菉固莫能杂乎兰茝兮, 谗佞岂得闲乎忠贞。弊已深而必改, 乱斯极而必更。持真理以抗威权兮, 终乃保此修名。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2.
假借质疑     
“假借”是“六书”之一,向来被研究语言文字的学者所重视。可是它的定义是什么,学者们却没有一致的意见。早在东汉时期,就是如此。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郑玄说:“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这两家的说法就有些不同。直到今天,仍然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不一一列举,只提出  相似文献   
3.
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宫調》(以下簡称《董西廂》)在我国文学史上占着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从語言学的角度来看,它对于我們研究汉語发展的历史也有很大的价值。它所运用的語言是宋金时代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新兴的文学語言。由于作者董解元具有高度的语言修养和大胆采用人民羣众的口語,它充分反映了当时汉語北方方言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4.
《敦煌变文》用韵考(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变文的用韵,如前所述,是以唐五代汉族人民口头语言为依据的。由于它在都城长安和西北其他通都大邑比较流行,可以断定:它所用的音韵就是当时西北方言的音韵。因此,我们可以据以考定当时西北方言的韵部。我最近写了一篇《敦煌变文韵谱》,就是根据《敦煌变文集》,摘录变文韵脚,加以分析排比,把它分为二十三个韵部,其中包括阴声韵支微、灰哈、鱼模、萧豪、歌戈、家麻,尤侯七部,阳声韵东钟、江阳、真文、寒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毛主席早就向我们提出了“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这个严肃的任务。在当前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解剖某些历史人物,作为现实的阶级斗争的借鉴,是有意义的。二千一百年前奴隶主复辟派吕不韦的阴谋活动及其所炮制的《吕氏春秋》一书的反动本质,就值得我们给以解剖和总结,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央号召抓紧古籍的整理,这是一件具有巨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整理古籍,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逸和辨伪,以便古为今用,这些工作,都与训诂学的运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假借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借”是“六书”之一,向来被研究语言文字的学者所重视。可是它的定义是什么,学者们却没有一致的意见。早在东汉时期,就是如此。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①郑玄说:“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②这两家的说法就有些不同。直到今天,仍然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不一一列举,只提出几个问题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二变文的用韵,如前所述,是以唐五代汉族人民口头语言为依据的。由于它在都城长安和西北其他通都大邑比较流行,可以断定:它所用的音韵就是当时西北方言的音韵。因此,我们可以据以考定当时西北方言的韵部。我最近写了一篇《敦煌变文韵谱》,就是根据《敦煌变文集》,摘录变文韵脚,加以分析排比,把它分为二十三个韵部,其中包括阴声韵支微、灰哈、鱼模、萧豪、歌戈、家麻,尤侯七部,阳声韵东钟、江阳、真文、寒先、庚青、蒸登、侵寻、淡添八部,入声韵屋烛、觉铎、质物、月薛、昔锡、职德、缉  相似文献   
9.
黄季刚先生是我国近代语言文字学的一位大师。他和他的老师章太炎齐名,被称为章黄。他们在汉语声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并能融会贯通,妙达神旨;其所成就,远远超过清代戴、段、钱、王诸人,为当代学者所推崇。季刚先生不轻易著书,死后,他的弟子们编印他的著作,只有《说文略说》、《尔雅略说》、《声韵略说》、《音略》等十  相似文献   
10.
变文是唐五代民间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当时说唱文学随着商业经济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通都大邑,特别是京城长安的寺院里都设有说唱的场所。说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所谓“讲经”、“论议”、“转变”、“说话”等等。“转变”即说唱奇异故事的意思,“变文”就是“转变”的底本,也省称为“变”,如《汉将王陵变》,《舜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