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0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回忆与怀念李达校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李达同志黄焯有玉也,点而谓之不絮; 有泉也,扬而谓之不清。日当午兮忽昃, 天方昼兮不明。欲泣兮有血, 将啼兮失声。既贸贸者之莫予容兮, 向重苍而自盟。天门开其詄荡兮, 澄玉宇而穆上京。 薋菉固莫能杂乎兰茝兮, 谗佞岂得闲乎忠贞。弊已深而必改, 乱斯极而必更。持真理以抗威权兮, 终乃保此修名。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2.
哲学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成“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的统一”这样三个大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大圆圈”,古代和中世纪着重在研究客体,到近代初期转化为着重研究主体,而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夕则达到着重研究客体与主体统一的阶段。当然每个阶段又包含着小的阶段,其中同样也包含着“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统一”的“小圆圈”。如果按照这种观点,则认识主体问题应该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近代初期这个阶段哲学最着重的问题。不管怎样,这一时期的哲学,既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哲  相似文献   
3.
对立面的同一既是事物的普遍規律,自然也适用于哲学史上的现象。在哲学史中,互相斗爭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对立面,自然也有同一性。所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就是指两者的互祖渗透,互相转化,肯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决不意味着混淆两者的界限。只要是正确地按照唯物辯証法的意义来把握这种同一性,也决不会混淆两者的界限。相反地,只有肯定这种同一性,并且具体地、深入地探讨两者是怎样同一、又是如何能够同一的,才能够全面地、正确地揭示哲学思想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4.主观能动性和意志自由问题这里所谓主观能动性问题,就是指人作为认识主体,在从事认识活动时,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或者说,在何种意义下或范围内是主动的,在何种意义下或范围内是被动的?与有无主观能动性密切联系的问题是:人有无意志自由?这些也都是当时两派哲学家进行了探讨并存在着分歧的问题。一般说来,由于当时是那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占统治地位,都把物质当成是死的、  相似文献   
5.
五、黑格尔对“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之二元并列问题的最后解决“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二元并列所指示出来的问题,在莱布尼茨以后到谢林为止德国哲学中所发展的概况,我们以上已加以大体的说明。这问题的最后解决是在黑格尔。黑格尔实际上可说是把沃尔夫的途径正好颠倒了过来,而说明“矛盾原则”实际上须预先假定“充足理由原则”,而“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两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对莱布尼茨思想中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二元并列问题的解决陈修斋编者按:著名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和翻译家、我校哲学系教授陈修斋先生不幸于1993年8月23日病逝。陈修斋先生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西欧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曾经指出:“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尔,一派起源于洛克……这两个派别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交错的。”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他的哲学在当时“已经作为官方势力统治着法国的一切学派,”是法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成份之一;而洛克则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是1688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是先于法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与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斗争,终于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通过与贵族的妥协而结束了整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并成为公认的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的英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18世纪的法国来说,无疑是先进的外来思想。因此作为18世纪末  相似文献   
8.
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通常被看作十七世纪西欧大陆唯理论派哲学的主要代表,仿佛他们是属于同一个学派的。这只是在一定意义下——而且是在很有限的、非主要的意义下——才是对的。这就是说,只是就认识论上他们有着片面重视理性认识而贬低经验或感性认识的共同倾向这一点上来说,才可以把他们看作属于一派。至于说到按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9.
凡是稍稍有点欧洲哲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莱布尼兹是个唯心主义者,狄德罗是个唯物主义者。而且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阵营内部都是非同一般的人物:莱布尼兹可算得近代初期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狄德罗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唯物主义派别中比较最彻底、最典型的一派,即十八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一位领袖。莱布尼兹虽在青年时代一度也曾表示为霍布斯、伽桑狄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原子论”的观点所吸引,但当他抛弃了这种观点而回到唯心主义阵营,创立了他自己的“单子论”这种唯心主义体系以后,就对机械唯物主义以及洛克所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展开顽强的斗争,同时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曾经指出:“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尔,一派起源于洛克……这两个派别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交错的。”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他的哲学在当时“已经作为官方势力统治着法国的一切学派,”是法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成份之一;而洛克则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是1688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是先于法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与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斗争,终于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