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西省经济发展变化及其所处阶段的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综合分析江西省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的基础上,结合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研究成果,采用上述人均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对江西省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得出的结论为:江西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早期。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目前的经济发展虽然步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但仅仅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起步时期,表现为人均GDP值较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和城市化率低等。同时,这一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江西省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而且可据此确定合理的适合江西省情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战略,为制定江西省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江西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追本溯源分析课程群整合的概念、整合方式,根据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群自身特点,探讨了该课程群的整合途径,包括课程结构的整合和师资团队的整合,提炼了一核两翼和协同教学的整合手法,总结了课程群整合的优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江西龟峰上白垩统龟峰群河口组和塘边组红色陆相砂砾岩中,以发育峰林、峰丛、石柱、孤峰、残石、残丘,石梁、石墙、穿洞、天生桥、岩洞等老年早期的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地貌类型丰富多彩,造型石景观奇特,具有很高的地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文章从分析丹霞地貌景观形态方面入手,分析其地貌类型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并探讨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与学科跨界融合趋势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即在基于核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特色基础之上构建多元化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并根据当前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构建阶梯式、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师生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地质遗迹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保护工作开展较好。文章总结了中国地质遗迹的价值、中国地质遗迹保护经历的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自然保护区阶段、地质遗迹保护区阶段、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阶段以及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地质遗迹调查保护工作,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独特的地学旅游资源,它是一个集地质、地貌、人文、自然生态景观为一身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旅游观赏价值。地貌景观主要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火山岩地貌和构造地貌。其中以丹霞地貌景观最具特色,它是国内老年早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以孤峰、峰林、残丘等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丹霞景观与道教文化、崖墓葬文化、佛教文化融合。龙虎山是道教文化、崖墓文化发祥地之一,有许多数千年的道观、佛教庙宇和儒家书院。同时,公园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生物资源典型多样。文章主要阐述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并着重研究丹霞地貌景观的典型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如何加强地学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摆脱目前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在制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必须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所占比重减少的不利情况下,通过增加课内实习,保持专业实践所占的学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优化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验场所,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以补充教学学时的不足。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启发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在综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耕地面积及其利用方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对耕地利用变化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演化,可以将产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耕地面积和利用方式均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工业化预备阶段,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仅有少量的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且耕地占用量少,转化速度缓慢;在以第一产业比值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值稳步上升的工业化早期阶段,耕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部分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逐步转化为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致使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大幅减少,而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增加迅速,且耕地面积占用和减少幅度明显加快;在第二产业比值迅速上升的由工业化早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过渡阶段,虽然耕地总面积急剧减少,但用于种植蔬菜的耕地却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础地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解决传统地学实验室建设与新模式下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优化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根据笔者所在系实验室设制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基础地学实验室,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强化实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这样既可强化基础地质理论实验教学,解决实验器材与管理人员不足的矛盾,又有利于专业实验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验场所,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设计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