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略识乐理的人,都拥有自己的乐器,自己的舞台,自己的麦克风,当然要多了满世界的音乐人,无数美妙的歌曲或噪音!  相似文献   
2.
从一个贫穷、封闭与混乱的经济体,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过去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的崛起令全世界的人感到惊诧。大陆的经济总量在1987~1995年间翻了一番,在1995-2003年间又翻了一番。中国已经成为全亚洲最重要的市场,而且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第二大的国家——在短短10年以前,这样的论点似乎还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3.
在 1 992年至 1 993年期间 ,俄罗斯的人口总数开始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随后便逐年递减。自1 991年苏联解体以来 ,人们对俄罗斯人口统计方面的诸多变化十分关注 ,并力图搞清楚下列问题 ,即这些变化是否由一系列政治事件直接引起。目前 ,俄罗斯人口逐年下降的现状和未来已经成为报刊杂志以及学术著作的热门话题。俄罗斯是前苏联遗产的继承者 ,这一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构成苏联的 1 5个加盟共和国当中 ,俄罗斯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 1 989年 ,俄罗斯的人口总数占苏联总人口的 5 1 %。当时苏联的人口总数已达到 2 8亿 ,而目前俄罗斯的人口…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社会     
学校与社会个性化和社会化这种两重性贯串着整个教育史。人们指望学校向年轻人传授简单而用处广泛的共同技能,并对位数不多的在学识上成就显赫的人作出鉴定。学校的首要目的是传授人们共享的艺术和对人们珍视的价值观的一致认识,但是,学校还得靠教师去培育有才能的人。不管学校在社会的同一性和分化的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5.
亨利     
《亨利》是美国幽默大师卡尔·托马斯·安德森的连环漫画杰作。《亨利》的主角是一个光头小男孩,一双小小的眼睛闪着机灵的光,无论遇到什么事,面部都几乎看不出明显的表情。在学校亨利是一个读书不用心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罚站受训是家常便饭。他虽顽皮,但一点也不坏。爱犬小白是他最好的伙伴。  相似文献   
6.
多伦多大学的社会学家W·W·伊萨久(1975年)已提出很具说服力的民族持续理论:“在我们整个社会结构的现状中,一定有某些因素有助于已确立的民族集团中民族认同的保持及‘再发现’,这一点可以在加拿大以及在美国都普遍存在的所谓‘新民族性’现象作为依据。……不管民族经济差别如何,作为已确立的民族集团中当前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在整个社会的结构和过程中去寻找民族多元主义的动力,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民族飞地自身的  相似文献   
7.
所有公共政策都试图以某种方式影响和控制人类的行为,或使人们的行动与政府制定的规则或规定的目标相一致。否则,就表明政策无效,或者甚至导致政策不起任何作用。可能除了对犯罪政策以外,社会科学家很少关注服从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可归咎于对政府进行研究的传统的法学方法,它假定人  相似文献   
8.
1964年,乔治·约瑟夫·施蒂格勒(GeorgeJeseph Stigler)在即将离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时宣称:他的专业已进入繁盛时期。他说:“我相信,经济学的黄金时代终于开始了。”当然,他的这一预言不久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施蒂格勒从不想成为一名预言家。他喜欢钻研各个市  相似文献   
9.
每一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并因而使该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同于其他社会中的成员。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把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韵普遍的生活方式、个人从他所处的群体中获得的社会遗产,文化也可以视为人的创造物——环境的组成部分。”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家似乎都认  相似文献   
10.
在最近三十年中,心理学和历史学日益受人欢迎,但并不能说这是一种新的趋向。历史学家巴思斯(H.E.Barnes)早在1919年就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心理学与史学》一文。在二十年代中期时,有关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已相当流行,到了三十年代时,便盛极一时。其中有对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莫里哀、乔治桑(George Sand)、歌德、尼采、布朗宁、卢梭和莎士比亚等人的研究,也有对凯撒、林肯、拿破仑、达尔文、亚历山大大帝、路德等人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