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STAT4基因与吉林人群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56例吉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56例吉林正常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RM)技术及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位点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经测序验证,检测STAT4基因4个SNP位点(rs7574865,T)、(rs8179673,T)、(rs7582694,G)及(rs10181656,G)多态性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构建单倍型,进行分析。结果①STAT4基因上这4个SNPs位点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经多位点单倍型频率分布分析后发现,rs8179673位点和rs10181656位点组成的单倍型TG在病例和对照中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5;OR=3.126,95%CI:0.973-10.044)。结论 rs7574865、rs8179673、rs7582694及rs10181656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吉林人群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无关联性,但rs8179673位点和rs10181656组成的单倍型区域或其侧翼序列可能存在与AS发生真正关联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工业增长方式虽然使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就是促使工业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因素已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掣肘.加快转变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要以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结构调整为重要手段,体制机制完善为制度保障,可持续发展为最终归宿,促使工业经济走上内生驱动、自主增长的轨道,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及6个SNP位点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通过对吉林汉族人群的48名患者与55名正常人收集的血液DNA,进行基因分型,建立基因型数据库,采用遗传学非参数分析方法,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和单纯病例分析各基因与中国人群AS患病风险的关联。采用SHEsis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应用MDR方法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①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关联分析显示各基因的风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IL12RB2基因上rs3790567,rs3790568的单倍型分析,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exact>0.05)。③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的6个多态性位点的交互作用表明,最佳模型包含了rs2066808,rs3790567,rs744166,rs107586669这4个位点,模型的P<0.0001,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检验样本的准确度为0.7032,结果提示STAT2,STAT3,IL12RB2和JAK2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节点图说明STAT3基因与JAK2基因之间距离更短,有最强的协同作用。结论 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关联分析显示各基因的风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个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脂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血脂组分影响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方法整群抽样选取广西南宁市两个社区人群,随机选取1072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并运用Anova方差分析,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人群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值高于前期组和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在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及血压正常人群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LDL、HDL、TC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相关,TG与SBP(r=0.09)、DBP(r=0.11)相关,相关性较小;Spearman相关分析,TG与高血压相关(r=0.13)。③高TG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TG人群的1.55倍(OR95%CI:1.17~2.05),调整年龄、性别、超重、腹型肥胖等危险因素后,高TG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TG人群的1.39倍(95%CI:1.02~1.90)。结论高血压人群的血脂较血压正常人群高,血脂中仅TG与高血压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小;高TG是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14基因rs256919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240例AS患者进行CD14基因多态性检测,并与14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结果 rs2569190位点基因型频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8,υ=2,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携带突变体A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υ=1,P<0.05).结论 CD14基因rs25691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存在关联,携带CD14突变体A基因者患AS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和糖耐量异常在南宁市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分布的基线数据。方法2004年在南宁市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居民1251名,进行人群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测量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并按国际或国内常用诊断标准确定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和糖耐量异常患者。结果①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和糖耐量异常患病率70岁以前呈随龄增长趋势,大干70岁年龄组患病率有所下降。②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TC、高TG、LDL-C、低HDL—C标化患病率分别为:男性31.3%,22.7%,27.5%,35.2%,40.8%,4.8%,15.9%,女性42.5%,19.0%,30.0%,36.4%,31.3%,23.2%,19.3%。性别间比较,高血压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2);腹型肥胖、低HDL-C的患病率女性均显著高于男性(P=0.0001)。结论南宁市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和糖耐量异常分布的基线率高,有随龄增长变化的趋势,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