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和 《北京纪事》2017,(11):53-57
小时候我就爱听评书,大概从未读小学开始.我家是开买卖的,家里环境不错,那时家里有一个高装的无线电,又称话匣子的玩意儿.电台经常播放评书节目,最初收听到的是王杰魁的《包公案》、陈荫荣的《隋唐》、陈荣启的《说岳》,后来才收听到连阔如先生的《东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我一听就兴趣盎然.因为连先生的嗓门冲、中气足,一到两员大将交战,说到"胯下马,掌中刀,撒马过来……"口风快,丹田气足,听着就特带劲;特别是连先生学马疾驰之声:"哇——"更觉得棒之极也!我们小孩儿好奇,也跟着学这个马嘶、马跑声,但总也学不好,常被同学嘲笑,但还是学着玩……  相似文献   
2.
诅咒(赌咒)、发誓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诅咒(赌咒)和发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并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就诅咒、赌咒和发誓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来看,其形式决定内容。诅咒、赌咒和发誓作为社会规范,自成一套规范体系,具有自己的内在逻辑结构,其实现的路径是通过神的力量保证实施的报应系统,是一个社会不能或缺而且不能被替代的重要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像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又开始走运了,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节日被政府规定为法定节日,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机关、学  相似文献   
4.
今年适逢"伶界大王"、谭派鼻祖美誉的谭鑫培诞辰170年,逝世100周年,据悉北京京剧院要举行活动,纪念这位卓越的老艺术家.因为谭老先生的孙子谭富英、曾孙元寿、玄孙孝增、来孙正岩,祖孙四代都任职于北京京剧院,同工文武老生,同是各个时期的主演.因此喜欢听谭派戏的观众,总要到北京京剧院来欣赏;还有一绝的,一百多年前,谭老先生以《定军山》做为谭派剧目的杀手锏,而他的后辈富英、元寿、孝增、正岩莫不以这出戏为拿手杰作,而且延续了百余年.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这种现象也是绝无仅有.那么,这出《定军山》,还有《阳平关》,再早谭鑫培也唱这出戏的主角赵云,而他的来孙正岩,也是既演《定军山》也演《阳平关》,黄忠、赵云老生、武生两门抱,也算是无独有偶了.  相似文献   
5.
"本能"是个舶来的心理学概念,是人和动物不需要理性和训练、天然并确定的行为倾向.它与中国古人所讲的"性"比较相近,但不等于"性".本能的实质是利己的.当权利被理解为每个人出自本我而希望或已经处于某种有利状态时,权利就是本能的.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每到春节,京剧院团往往会有程派艺术家贴演京剧《锁麟囊》这出应节戏,必然是客满如潮。这出戏何以如此火爆?一是内容好,先是聘闺女,生儿子,虽说后面屡遭坎坷,结尾却是阖府均吉,大团圆,吉祥如意;再是艺术好,唱腔好听,动作漂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该戏歌颂好人得好报,让观众看着顺气,颇觉理应如此。  相似文献   
7.
晚清光绪年间,梨园界出现了一幅画,这幅画有13个人.这13个人是对于京剧的兴起有着巨大贡献的13位艺术家.在过去的时候,这幅画是很宝贵的.画的作者叫沈蓉圃,是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把当时舞台上最著名的13个京昆艺人画了下来.这13个艺人都是谁呢?6个唱生的,5个唱旦的,两个唱丑的.11个唱皮黄的,2个唱昆曲的.我简单说一下这13个人都是谁.程长庚、张胜奎和卢胜奎是唱老生的.老生兼武生是两位,一位是杨月楼,一位是谭鑫培.谭鑫培是谭派的鼻祖,但是在这幅画上,当时谭鑫培主要是唱武生的.还有一个是唱小生的徐小香,那也可以说是唱小生的鼻祖.唱旦角的是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还有唱老旦的郝兰田.  相似文献   
8.
做饭、做菜,太平凡了,但平凡事做到高深便是一种学问,也可成名成家。付出的努力与攀登的高度总是成正比,在中国工作如此,在异域闯荡亦然。请看新加坡人冼良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被告家的小京巴狗实在是太凶了,经常朝人叫,还追人,有好多老人被它吓着过……“”原告说的没有事实证据,我家的小狗还那么小,又很温顺,除非你逗它,它才会对你叫、追你,你说它吓着过人,我怎么不知道啊……”9月8日下午,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道德法庭”首次开庭了,围绕养狗引发的问题,“原告”、“被告”展开了激烈的道德评判,社区志愿者、居民60多人参加了旁听。“庭审”过程15点45分,三条巷社区“道德”法庭正式开庭,首先是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场,他们都来自于南京市星辰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接着“原告”和“被告”带…  相似文献   
10.
元朝治藏政策得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必烈继大汗位 ,如何对西藏治理 ,是蒙古人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因其俗而柔其人”不失为上策。在寻找支撑元代的意识形态过程中 ,不加选择地吸收了吐蕃文化中的全部内容并将其发挥到极致 ,并对西僧恶行的无视和过度娇纵 ,是社会、政治、经济全面崩溃的主要之一。蒙古人有效统治吐蕃得益其治藏政策 ,蒙古人过早推出中原 ,是治藏政策中对西僧过度依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