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013年4月以来,东莞理工学院以“社会工作进校园促党建”项目为载体,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专业社工队伍,协同推进学生社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社会工作介入学生社区建设: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重要场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加之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的利益关系、社会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大学生的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受到多方面、深层次影响,对高校学习及生活供给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回应挑战的一项创新举措,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从理念到实践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池田大作对人才的本质、意义、造就和使用等问题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以人为本、开放包容、注重实践的人才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社会学研究存在微观与宏观两种取向.前者关注行动,多以符号互动论、俗民方法论为代表,强调教育中的微观行为研究;后者关注结构,多以功能论、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为代表,主张对教育的结构以及功能作出整体性的解释.然而,目前较多研究在采用两种研究范式时,要么过于关注微观细节,要么过于强调整体结构的决定力量,都未能真正突破微观与宏观之间的整合,更遑论完整的理论建构.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社会学想象力"不仅是一种心智品质,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所强调的在宏观理论不同层次和微观经验材料之间穿梭的观点,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宏观和微观取向的范式整合提供了可能路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行为问题层出不穷,高校学生工作面临众多新的挑战。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人性化、专业化的社区发展服务,是高校学生事务体系创新的有效切入点。这一过程以实现学生“自我认同”为价值理念,坚持尊重与公平、真诚与接纳、自愿、人性化等基本原则,通过专业社工与学工队伍的密切协作、有形服务平台与虚拟服务空间的共同作用、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相关资源的整合利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暴力逐渐升级和恶化,说明了传统的高校暴力预防和干预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法,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校园暴力的介入过程中有着独特的空间与优势。本文旨在把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引入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体系之中,并从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系统进行分析,尝试构建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相互融合、多元整合的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6.
对164名民办幼儿园园长进行了测试,探讨她们的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民办幼儿园园长的管理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人际协调、信息处理和计划三个方面尤为突出;主现幸福感总体较高,在任职年限、专业和学历方面差异显著;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密切关系,管理自我效能感各雏度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之间呈现出较强的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