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朝士视察团"考察报告中有关城市社会生活的记载,浓缩了1868-1881年间,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脱亚入欧"和"文明开化"的基本国策,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生活方式等领域推行的近代化运动和业已取得的斐然成绩,全面展现了日本社会在明治维新之后发生的巨变。此期的日本城市既是日本近代化的产物,又是日本近代化的见证者、亲历者,它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佐证了日本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起步、迅跑。该考察报告,实际上是一篇日本近代化的全记录。  相似文献   
2.
己亥建储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己亥建储发生在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之际,是晚清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但在清史研究中,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本文拟就其发生与废止原因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史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列强,用炮舰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它们贪得无厌,为攫取更大侵略权益,英法等列强又多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当它们遭到拒绝之后,便蓄意制造进一步侵华的借口,于是,在一八五七年,英国借“亚罗号”事件,法国借“西林教案”,发动了又一次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清政府顽固地坚持传统的宗藩关系,执行了一条错误的对朝政策,过多地干涉朝鲜的内部事务,极大地损伤了朝鲜人民的民族感情,加剧了其叛清自立的离心倾向。中朝生隙,联盟解体,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1876年2月签订的《江华条约》,是由朝鲜王朝独立完成的。清政府礼部事前的咨文、李鸿章所谓的“劝函”,清政府事后获悉缔约的信息来源、获悉订约后的表现,均证明《江华条约》的签订与清政府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蜚声海内外的史学大家傅斯年是一位真诚的爱国者。“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凭借广博的知识,超群的洞察力,就抗战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政论文章,抒发了“书生报国”的情愫。一、抱定必死决心,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继1931年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向热河进逼,危及平津,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昭然若揭。蒋介石却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主义,幻想依靠国际联盟出面仲裁,强迫日本退兵。当时在中国思想界、教育界对战和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对清政府在朝鲜问题上实行的以夷制夷策略予以探讨,以为抛砖引玉之意。一、以夷制夷策略的提出和确立清政府在朝鲜问题上实行的以夷制夷策略,是在资本主义列强角逐东亚、争霸世界的过程中提出并逐步确立的。19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东亚地区成为列强角逐的主战场。地处中、日、俄三国之间的朝鲜自然成为列强争夺的对象。早  相似文献   
9.
黄遵宪所著《朝鲜策略》并非如中外史家所褒奖的那样完美,而是存在着逻辑上的严重缺陷,将臆想中的"俄国威胁论"当成了现实中的"俄国威胁",将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变量,视为一种业已发生、存在的事实。这种以臆想抑或推演代替现实的论证方式明显带有牵强附会的意味,叠加了极强的主观意志,纯粹是为现实目的服务的"先入为主"之见,究其实不过是为了配合清政府调整对朝鲜政策的应景之作。立论的先天不足或缺陷,必然影响到黄遵宪所提方案的严谨性、准确性,其"结日本"抵御俄国的主张,明显存在着战略上的误判,对其个人尤其是其《朝鲜策略》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必须重新评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