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论家们对语言的研究,主要论述了五个问题: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本质、审美特征和心理特征,语言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心理功能,语言的创造性、意象化和空白感等基本形态,以及文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同兄弟民族和其它国家的史诗一样,是人类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它代表了蒙古族史诗的最高成就,是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三大高峰之一。它同《格斯尔》一起,与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史诗相存并列,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优秀的本土学者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宗教习俗、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作了详细而深入的民族学民族史研究,为我国的民族学民族史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推动了民族学民族史的发展,马长寿先生就是其中之一。马先生毕生奔波于西南民族地区,完成了诸多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著作。故此,本文拟着重就马长寿在1943年及1944年先后发表于《民族学研究集刊》的两篇文章(《嘉戎民族社会史》[1]《缽教源流》[2])作一简单的评述,进而探讨民国时期民族学研究中的藏学及其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直接投资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财富的代表,中投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同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外投资。但从双方建立的背景与职能、资金来源与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在海外投资所遇到的阻力以及收益分配与监管方等几个方面中的分析可见,中投和其他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上的区别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清代蒙古族地区比较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均设立各种扎仓(即拉省、学部、学院、学塾、僧院),这些扎仓是蒙古族喇嘛们学习经典的学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专业机构。通过这些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把印度、西藏和内地的文化传播到蒙古族地区,对于交流各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通辽地区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的寺庙中设置的扎仓,  相似文献   
6.
哈斯宝的文艺美学见解哈斯朝鲁清代蒙古族文学家哈斯宝以六、七年时间翻译和研究《红楼梦》,并把《新译红楼梦》介绍和推荐给蒙古族读者,在中国蒙汉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他的《(新译红楼梦)回批》是蒙古族最完整的评点式古代文论,虽然评点的是《新...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是明清学术思潮转捩之际,一位持独到诗歌艺术见解的诗人,其诗歌具有兀傲奇崛、波澜雄阔、沉郁低徊和荒寒凄厉的审美特质,并以文本作为歌哭控诉的门径、反抗夷族的手段和人格意志呈现的方式.他在创作上祧唐祢宋,上承虞山坠绪,下开浙派新脉,对有清一代诗风变革具有得风气之先的领航之功.  相似文献   
8.
13世纪,蒙古族就已活动于青海。到17世纪,在该地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蒙古各部中,当属和硕特部。然而,强盛近半个世纪之后,缘何匿其迹,销其声呢?本文认为造成这种衰败局势,主要在于和硕特部在统治青海的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过失所致:和硕特部贵族的远征,碍于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地域性封建小割据的形成,严重损害了民族利益;由于向清朝靠拢,得不到下层人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为典型调查对象,根据调查问卷和走访面谈所获数据分析影响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公共安全教育问题的各种因素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公共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广大农村地区加强公共安全意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