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德"非中性"的科学价值观揭示的是科学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维度,而传统的科学价值观是事实与价值分离的"中性论"的价值观。伊德认为,传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没有深入到本体论、生成论意义层次,是缺乏深度的知识论意义上的价值观。停留于此基础上的价值观,难免导致科学的"乌托邦"或"敌托邦"。  相似文献   
2.
《苗族十二组主歌》在川黔滇方言贵阳次方言西南土语的苗族当中广范流传,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该苗语区,如在清镇、紫云、长顺、安顺、贵阳市花溪区等苗族同胞中,均把唱《主歌》当作一件最要紧的事,特别在为儿女缔结姻缘时,有称:“绕三年的场,不如唱一夜的歌”,这是一笔珍贵的苗族文化财富.《主歌》共十二组,除第二组仅一首外,其余均为上、下两阕,亦称十二排歌.由于苗族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主歌》一代代地口头传承下来,而保留着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这里,我们加深对于《主歌》的认识和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促进把苗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在现代社会产生的积极的时代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梳理伊德的科学技术文化观,将有利于目前国内日渐兴起的科学技术文化哲学研究。在伊德看来,科学、技术都是扎根文化的产物,文化具有"土壤"的根本性。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诞生,文艺复兴前的技术性文化背景是重要条件之一,以往文化中的视觉主义偏好是重要条件之二,而西方扩张性的文化气质是重要的条件之三。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它们势必又将汇入文化的洪流,相互影响,形成多元互渗的文化发展模式。考古学证明,现代科学、技术的诞生正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欧洲中心论其实只是欧洲人一厢情愿的幻想,任何迷恋欧洲中心论的想法和做法都将是狭隘、短视和固步自封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经验与非科学经验同属经验的范畴,都是"记忆的"、"被给予的""所予物".科学经验是概念化反思的经验,具有形式化和总体化的意向特征,而非科学经验则不然,这是理解科学经验的关键.科学经验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体,凸显了抽象思维的形象基底性.科学经验是技术制造的,具有诠释性,理解科学经验的内涵与特征对于解答"李约瑟难题"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5.
6.
伊德认为传统所谓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是没有深入到存在论层次的认识论。从存在论来讲,技术先于科学,所有科学知识都是技术体现、建构或诠释的,当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并不是自然的,而是以对技术活动进行艰辛的科学解释为前提的,如此在技术建构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又展开着新的技术进步,科学与技术表现出环环相扣的"接力"关系。此科学与技术的存在论理解,揭示了科学与技术的生成逻辑,对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应具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启蒙思想要求用理性的武器将人们从愚昧和迷信之中解救出来,而康德认为对于理性的误用也导致了盲目的崇拜,因此必须要划清理性的使用范围.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获得之中所起作用的是知性,表现为一种借助于图型将范畴应用于直观对象身上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一种自然的禀赋,需要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而在道德教育中,对于道德法则的遵守首先要以对它的认识为前提,只有认识到道德法则是我们理性为自身所设立的,我们才能够尊重它的合法性,并在行动中践行道德法则,这种道德上的自律也就使得人们成为了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以来,号称中国最大的“代孕公司”就不断在网站发布消息,公开来沪“拉客”。这个自称可以为“不幸者带来幸福”的网站,总部设在苏州。经过6天的联系,4月5日,记者终于在苏州见到了“代孕公司”总部负责人戴某,揭开了所谓“代孕公司”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9.
伊德多元稳定的世界观对于基础主义与反基础主义、现代与后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等对立的当代哲学思潮以及对于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来说,都具有重要的调解价值.该世界观的形成既与伊德对知觉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有关,也与伊德以生活世界中的实践经验为根本出发点并深入到知觉层面进行具体的现象学变更分析有关.由于伊德是从其技术现象学和科学现象学的研究中得出该结论的,因此,深刻理解伊德多元稳定的世界观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与技术,并从知觉的层面来理解科学与技术发生时最为源始的思维结构,从而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思维生长点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科学模型的演进及其认识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是人们科学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的重要桥梁。模型作为对研究对象"数学筹划"的结果,必然具有简约近似的特征。模型的不同形态和精细程度表征了科学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模型从实体到观念化、从理论到数学化、从定性到定量、从计算机模拟到仿真,逐步从形象变得抽象,最后却又从高度抽象回归到形象。另外,理解科学模型具有的主体性、诠释学特征,这对于理解当今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动向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