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运用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理论,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印度之行》中某一冲突性会话片断的面子威胁行为,可解读文本中人物权势关系的动态平衡和人物性格,并能分析出会话冲突的深层原因是由主要人物所处的殖民统治背景、文化价值取向和人物间不同的社会认同感所致。实例也表明,会话分析理论有助于文学作品的阐释,能使文学批评建立在相对客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小说《追风筝的人》以主人公阿米尔的个人成长史为主题。以该小说某一冲突性话语片段为例,从话轮分布、话轮长度、次选回应和话题控制等方面入手,分析文本中的面子威胁行为,从而可以揭示话轮转换视角下人物权势关系的变化,解读阿米尔在外力推动下的心灵救赎和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3.
以英国作家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Kumon-Nakamura等学者的暗指伪装论(allusional pretense theory)所提出的“暗指”和“语用非真诚性”两大语用特征的角度重新考察反讽的识别过程。认为“暗指伪装论”相对于传统的语用模型和“回应论”更富有优越性,即更少依赖于反讽的真值条件,有助于鉴别说话人的话语意图和讽刺对象,为反讽识别难易度差异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舍弃了传统的反讽与非反讽二分法,涵盖了不同程度的反讽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和批评文学作品,使文学评论建立在更加客观的基础上。文章以《所罗门之歌》的追寻主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中展现人物回归和人物终结的话语片断的及物性分析,阐释了属于同一层次的及物性过程所达到的主题意义,重读了奶娃在女性引导下的“腾飞”、女性在父权社会压迫下的觉醒及黑人中产阶级在白人主流文化下的精神危机。分析表明,奶娃并非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在追寻中获利的主人公。黑人要获得真正的飞翔和成长,必须回归黑人社区、认同黑人文化,撇弃黑人民族文化的黑人必将沦为社区“弃儿”。   相似文献   
5.
从说话人的话语意图和听话人的话语回应两个角度定量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话语,从而进一步揭示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情感及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6.
反讽的语用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注重其理解或生成.本文对反讽的语用功能进行了综述,认为反讽的宏观语用功能可以用面子论来概括,即对说话人自身和听话人面子的照顾.同时,本文还将从说话人和听话人视角探讨其微观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E.M.福斯特小说"印度之行"的部分语科为基础,分析了扩展语境下的合作原则与面子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话轮转换中所体现的权势关系,揭示了面子行为在扩展语境中所传达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