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济资源可以划分为自然、人力、知识、资本和基础结构等部分。根据自然、人力、知识、资本等几大要素的差异及关联关系,可以区分出两种典型经济循环:资源劳力型经济和知识资本型经济。两型经济的循环方式、存在基础、交换关系等方面有不同的特征。我国两型经济发展失衡,是导致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用战略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减少高级资源浪费、促进两型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多方位加强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等学校隐性课程的内涵,分析了隐性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全面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对美国社会经济的一般运作规律和功能认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构造出综合反映美国政治、经济、贸易、军事、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运作流程图,阐述了这一流程系统具有的自增强的功能,并根据自增强流程图分析美国内政外交的基本特性.分析认为:政府主导社会经济发展是必要的、必然的,关键是政府要把落脚点放在战略创新领域,为整个社会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而不能挤占竞争领域,堵死企业的前进道路.  相似文献   
4.
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从经济循环角度分析验证了美国经济的运作法则,总结了美国经济运作规律.研究发现: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是安全建设、政府创造外部经济、通过贸易逆差和美元新币转嫁经济泡沫等,它们是持续整体提升美国经济的原动力.借助美国经济成功运作的实践启示,对我国产业发展定位、政府经济职能确定、贸易顺差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批评和建议,认为发展知识劳动密集产业、控制美元顺差、进口欧洲产品等措施有利于化解美国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2013年8月21日,叙利亚因发生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列入“黑名单”的神经性毒剂——沙林袭击,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明产业集群的结构、产品、经济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提出形成产业集群的7条必要性条件,对产业集群内部动力机制、生产组织、产业技术做了5点概括,提出了产业集群的3种典型结构及其相应的基本特点。在最后部分明确了产业集群的局限性,提出创立知识产业集群的价值,并对一些流行做法提出了批评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试图探讨美国政府增强经济的一般运作方法及其功能特点的基本思路是:以美国产业现状为基础,探讨美国主要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提出了产业经济外部因素对美国经济的作用,特别是美国政府对提升美国经济10方面的贡献,解析了美国政府对经济是如何起作用的?会如何运作?为什么要这样运作?并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以动态的观点,综合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角度宽视野研究美国经济的运作特点,避免造成以偏概全的认识。对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导向和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等提出了4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应用统计为例论述软技术创新,认为应用统计创新具有数据信息、跨领域、高知识的基本特性,具多层次的创新。按照软技术创新素质要求,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性思维习惯、创新性人格特质和创新能力的素质培养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培养创新素质所需的校园文化。创新素质培育还要延伸到社会,创造分工互补搞创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启蒙理性与神话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因此理性的超感性世界史可以追溯到神话时期。由于理性的核心被解读为“自我持存”,即为了实现永恒的存在而进行自我束缚与自我异化,所以超感性世界的核心也是自我持存。超感性世界的瓦解意味着僭越的理性之真正归位。然而,终结超感性世界的任务既要靠历史唯物主义对理性真谛的真正揭示,更需要共产主义的现实实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测算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测算问题,文章依据研究出发点,分别外汇需求法和机会成本法,概述了国内主要研究文献。从中发现,参数赋值任意性大,计算式设计的经济依据性不足。作者以为,规范本问题研究的基础是弄清楚外汇储备的运行机制,此前的定量研究可以沿着国际对比和风险控制的统计思路展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