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清朝大军相继平定了天山以北的漠西蒙古准噶尔部落和天山以南的大小和卓之乱,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伟业,为清朝的康乾盛世抹上了亮丽的一笔。由此,乾隆皇帝开创了自元以降数百年间从未出现过的国家大一统局面,奠定了我国近代以来国家版图面积的基础,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乾隆统一新疆的进程中,伊犁河流域到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哈萨克族自愿臣服清朝,并献马进表;在伊塞克湖一带的东布鲁特(柯不克孜族)也向清朝归附,称臣纳贡。乾隆三十六年(1771),远徙伏尔加河下游达14…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疆民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人为造成的问题,教育质量明显滑坡。必须加大改革和支持力度,采取特殊政策积极改变现状,努力求得发展。对此作者有很多实事求是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宗教批判精神、争取个性解放及人道主人三个方面论述了《玉簪记》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朝 诗人肖雄 深深热爱 着边疆 的土地和 人民,他 的诗集《西疆杂述 诗》以其 优美 的文 辞,生 动的比喻 ,丰富的想 象,向汉 地群众描 述介绍 了新疆, 是研究新 疆历史发 展的一 份珍贵资 料  相似文献   
5.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培育追逐“中国梦”的民族脊梁;打造科研创新平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洪亮吉对西域壮美山河的吟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乾嘉年间著名学者洪亮吉,在流放新疆期间,以其强烈的情感,豪迈的气派,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尽情赞美了西域壮美的山河.  相似文献   
7.
元末明初人高明写就的《琵琶记》历来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谈到高明及《琵琶记》,明人张琦说:“自金、元入中国,……大江南北,渐染胡语;而东南之士,稍稍变体,别为南曲,高则诚氏赤帜一时,以后南词渐广,二家(指北曲、南戏)鼎峙”(《衡曲尘谭·作家偶评》);日人青木正儿说:“《琵琶记》实为南戏复兴之第一杰作,后日作南  相似文献   
8.
清代文学史上,钱谦益是个颇为复杂的人物。政治上,他“以中朝大老,身事二姓”,入了没有骨气的文人之列,但在诗歌创作上,却写出了数百首“系心宗国,不忘欲返”的悼明诗。如何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进而言之,钱氏之作究竟是“以人情恩宗国”,象游国恩等先生评价的“企图掩饰覥颜事敌的耻辱”,还是真出本怀,“惨怛而思反本者”?本文旨在对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10.
耶律楚材和他的西域诗李中耀耶律楚材于1219年扈从成吉思汗西征,翻越阿尔泰山、天山至河中府(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市),并留驻河中数年。后经东路过高昌、鄯善还克鲁伦河。耶律楚村滞留西域六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写有不少以西域为题材的诗。耶律楚村的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