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孔岳  谢琳  宋丽红 《学术研究》2012,(12):74-79,160
企业家政治关系能帮助企业获取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私营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检验不同来源政治关系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源于从政经历的政治关系更具"嵌入性",有助于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其正面效应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而增强;源于政治身份的政治关系更具"市场性",无助于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其负面影响也并未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而减弱。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美国历史上四次较大的经济危机的考察,深入分析了这四次经济危机发生的不同背景及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文章对罗斯福政府、里根政府、奥巴马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措施厦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政府总是通过稳定金融、增加政府投资、扩大内需三方面来医治经济危机,文章的分析逻辑对中国政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于品牌信号,利用信号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信息披露行为的三种均衡状态: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和准分离均衡。结果表明:优秀的上市公司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必须进行足够的品牌投资;投资者要避免投资损失,就要通过发现上市公司的信号来识别融资信息的真伪。  相似文献   
4.
关系格局、关系运作与私营企业组织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关系格局是一种差序格局,中国私营企业家的行为是关系导向的,家族价值观决定了企业家行为选择的基本方向。中国私营企业家具体的关系运作模式是一种渗透模式:以己为中心,通过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不断地向外延伸来扩展自己的关系网络。中国私营企业家进行企业内、企业间、企业与政府三种方式的关系运作,会不断地打破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政策壁垒与市场壁垒的双重压力,结果,私营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织二元性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引入相对关系导向概念,发现新创企业在关系网络上的相对资源投入量与成长绩效之间是一种倒U型关系,而且在产品和要素发育不完善、地区产权保护水平较低的制度环境下,偏好关系网络的战略行为对创业成长的正向作用会更加明显。这说明,新创企业做到构建关系网络和增强创新性的二元性有利于创业成长,但外在制度环境会直接影响企业实施这2种战略行为的相对成本,从而决定战略二元性的回报结构。  相似文献   
6.
信念、权威与制度选择——基于中国人民公社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及其选择机理的分析,以往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技术结构、资源禀赋和文化方面,这种解释的最大缺陷是对人的作用重视不足。该文借助于中国“人民公社制度”选择的逻辑分析,构造了一个内生信念与权威的模型,系统论述了制度选择的机理。文章的观点是,任何一项制度的选择都是为了其特定的功能,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个人信念和权威;个人信念经过主导集团的认可、加工与宣传,最终成为社会信念,以社会信念为基础的制度选择过程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7.
李孔岳  罗必良 《学术研究》2005,102(9):23-29
经济学家对制度变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凡勃伦与哈耶克都以进化论的思想研究制度演进,诺斯和格里夫则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模型来研究制度的演进,但是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没有认真思考一项制度(特别是低效的制度)的维护问题.本文结合南街村"公社体制"的案例,发现一项制度的维护主要靠四种因素充分的资源或创造的收入、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特有的意识形态以及领导者的魅力权威.在维持制度运行的这四种因素中,意识形态和魅力权威所起的作用最大且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8.
李孔岳 《学术研究》2007,(12):57-62
本文依据广东地区206份有效企业问卷资料,利用SPSS软件和LISREL软件综合处理分析数据,对私营企业关系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企业与政府关系网络的规模、质量、信任度与企业成长没有显著的联系,而企业间关系网络的规模、质量、信任度有利于促进企业成长。这表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渐趋成熟,政府的作用正被市场所替代,企业间关系的加强是获取竞争优势,进而促进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利用3 759家全国私营企业样本,区分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探究家族企业在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上的行为表现及不同发展阶段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行为模式,结果表明:(1)家族涉入会提高企业外部慈善捐赠投入,但会抑制企业内部员工福利投入。(2)相比成熟期企业,新创企业家族涉入与外部慈善捐赠的正向关系更强,而与员工福利投入的负向关系没有改变。(3)企业家的人力资本越强,家族涉入与员工福利投入的负向关系越会减弱。在对样本选择、替代变量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保持稳定。研究揭示家族企业在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时遵循不同的行为逻辑,并且,优先遵循“惠外”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