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媒体忽视了对媒体形成机制这一基础问题的研究,本文在研究技术与受众时空属性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媒体形成机制的"技术-时间"与"技术-空间"两大动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对媒体动力系统模式的应用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新媒体产业机会的创新步骤.  相似文献   
2.
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曾经两次入蜀,对蜀道的山高水长路险,有真切的体会;对沿途的历史风烟,有无限的感怀。期间创作大量诗歌,或写景状物,或咏史述古,或题赠亲友,都发乎至情,蕴含了凝重的羁旅行役之愁、思乡怀人之痛、吊古伤今之感,深刻体现了王士禛入蜀途中的情感世界,是王士禛蜀道诗感人至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民性真的存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性及国民性改造一度成为学界的关注焦点,本文结合国民性的概念,运用哲学、社会学理论,从中国国民性提出的时效性和功利性、阐释的片面性和精英性、研究的狭隘性和僵化性几方面证明:中国国民性存在与否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为和章质夫杨花词所作,其艺术造诣却远远高于原作。王国维认为,苏词不似和作,反似原唱。仔细权衡,苏词的突出特点在于:一是咏物拟人,不即不离;二是抒情言志,幽怨缠绵;三是章法句法,淋漓曲折;四是措辞用典,夺胎换骨。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才华和苏词幽深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以承传道统为己任,受此影响,形成了他的文统理论.本文对吴澄的文统论进行全面考察,研究其提出原因,分析其理论内涵,揭示其在古文发展史上及文统观念形成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以往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吴澄的理学成就,而对吴澄的人生经历重视、研究不够。吴澄生于宋末,在元初隐居乡间近三十年后,虽三次出仕,但又都很快辞官归隐,这种人生选择是耐人寻味的,从中可以看到吴澄的志趣及其思想,看到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在易代之际的思考和实践。研究吴澄的人生选择,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吴澄的认识,丰富对元代文人心态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传统文人行为逻辑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投资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投资机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层次两次方面来探讨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投资机制再造。  相似文献   
8.
《别赵子昂序》是吴澄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文学思想的最早最集中的阐述,其中蕴涵了以“文本乎气”为核心的文原论、以唐宋“七子”为标志的文统论以及以“通经为本”为宗旨的作家修养论等文学理论,在元代乃至中国古代文论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官婉儿是中宗朝政坛与文坛的重要人物,她把持朝政,称量文士,建议扩充修文馆,积极参与中宗君臣的游宴赋诗活动,对当时文坛文人群体的形成和文学成绩的取得,影响很大。考察上官婉儿在中宗朝的文学活动,对于了解中宗文坛的创作风气和文学成就,揭示初盛唐诗歌演变的线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蜀道申遗,已经提上日程。蜀道的保护和研究,逐渐为社会所关注。陇蜀古道的历史价值,也日益为学界所发现。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政协倡议举办陇蜀古道——青泥道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体现了开展地域文化建设的眼光和志向。《论文集》所录论文,其学术视野、学术方法、学术观点,都有很多创获,对于推动蜀道尤其是陇蜀古道——青泥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