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5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地域文学史可以扩大文学史的研究视野,为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尽一份力量.同时也有利于地方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本地区民众的文化素质.<巴蜀散文史研究>一书不失为一部向历史纵深处开掘的有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中文系现在所开设的文艺理论课,在整个中文系的教学计划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但是,长期以来,文艺理论课教学的问题较多,而且似乎难以解决。在一段时间里,文艺理论课程的教师中不少人不安心这门课程的教学,有的转到其他课程,有的干另外的工作;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索然,感到“弃之不能,学之无味”。近几年来,虽然情况略有好转,但因袭的包袱太重,问题未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1938年的关于“与抗战无关”的论争,一直延续了几十年。这场论争实际上是一场发生在民族危亡时期的两种文艺观的碰撞与较量。在碰撞与较量中双方都带有非理性的情绪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短篇小说创作中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日渐增多了。这是自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形势越来越好的反映,也是专业的和业余的文学工作者日益重视深入农村现实生活所获得的初步成果。仅以一九八○年《四川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而论,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在数量上就超过了粉碎“四人帮”以来的任何一年。前几年存在的“农业政策多变、农村生活难写”的顾虑,已逐渐被为八亿农民服务、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强烈责任心所代替。这里,仅就我省的几篇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谈谈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人性美”这种审美观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在阶级社会中,除阶级性之外,是否还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人性。有的同志一谈到阶级社会中人性的共同性,就“谈虎色变”,怕被人说成是搞资产阶级人性论。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必要的顾虑。在我看来,资产阶级人性论有两个特征:一是只承认人的自然属性,而不承认人性的根本点是人的社会性,二是把资产阶级的特殊的阶级性冒充为各个阶级共有的人性。我们同资产阶级人性论,当然要划清界限。不过,采取简单化的办法,根本否认阶级杜会中有人性的共同性,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人性就是阶级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说,这是毛泽东同志讲的。毛泽东同志果真是这样讲的吗?让我们来查对和研究一下原文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传记文学无论是从与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样式进行比较的角度看,还是从传记文学自身的纵向发展的角度看,都是相当引人注意的,甚至可以说,其成效是前所未有的。90年代以来诗歌创作每况愈下,诗歌读者越来越少已是公认的事实。小说创作的状况要好得多,长篇小说的出版数量一直攀升,直到年产  相似文献   
7.
2 0世纪以来传记文学非常兴旺和活跃。传记文学基本特征应是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艺术性的统一。《传记文学的写作与鉴赏》的作者坚持传记文学的双重性的观点。鉴赏部分所选篇目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为革命的功利主义一辩 李敬敏(中文系教授) 前几年有人对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所倡导的革命功利主义极力指责和非难,认为“片面和狭隘”。对此、应该为之一辩。 的确,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是毫不讳言地提倡革命的功利主义的。他说:“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观念指我们对文学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文学是文化的重要方面,又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文学的价值取向是广阔的,文学观念也是多元、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10.
在数控加工过程三维仿真中,毛坯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表示是其中重要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毛坯,表示方法的选择影响着仿真的速度、精度及效果。基于OpenGL方法,分析了各类零件特征及其信息数据结构,采用了结合细分薄片法和三角网格离散法的表示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毛坯分别采用各自适合的方法进行建模及动态表示,整合了毛坯材料去除算法,在仿真过程中减少了计算量,实现了仿真速度和精度的多目标优化,取得了较好的三维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