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1.
2.
藏彝走廊的范围和交通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彝走廊范围有多大?既然是走廊,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道路,藏彝走廊的道路有哪些?对这两个问题,学界没有全面、系统的框定,而藏彝走廊的范围和道路是讨论藏彝走廊的基础和前提。今天,我就谈谈对藏彝走廊的范围及道路的框定。一、关于藏彝走廊的范围(一)如何确定藏彝走廊的范围首先需确定藏彝走廊的性质,才能确定分划范围的原则。但要确定藏彝走廊的性质涉及到比较抽象的理论问题。认识论不统一,就难以统一划分范围的原则。因此,如何确定藏彝走廊的范围,这是一个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一致意见的话题。尽管确定藏彝走廊的范围可能各有各的处理方…  相似文献   
3.
成昆线和南昆线在西南构成了一个坐标系通过铁路支线和公路经纬网络,把桂、滇、川、黔四省区联成一片,形成了“两线一片”的开放态势,形成了“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开放格局。攀西因具有特殊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而在这个新的开放格局中,将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藏彝走廊的尔苏文化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5年至2007年9月在四川尔苏藏族地区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尔苏的语言、人口、姓氏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了初步分析;并且以"文化圈"的人类学概念来对尔苏藏族的地域、文化特质和历史渊源进行描述;将尔苏藏族文化放在"藏彝走廊"的多元文化辐射和历史交融的场景中来加以讨论;从"文化圈"、"文化丛"和"文化层"的概貌分析中认识尔苏藏族文化在历史与现代进程中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生存权重要还是环境权重要?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中心住宅小区内,竟然成了拥有120多个档口的市场。20年来,小区业主不堪其扰,业主代表尹玉光更是3次与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下称城管局)交锋,并将后者告上法庭。这中间夹着的,是下岗职工摆摊求生存与小区业主求清静的权利斗争,业主之间因利益纠葛对小区市场的去留产生分歧。尹玉光一审败诉,近日该案二审在东莞中院开庭。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费孝通的民族走廊理论,并与李绍明的民族走廊及藏彝走廊见解进行商榷。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走廊的观点,认为民族走廊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心圈层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它的特性决定于古代农业文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民族走廊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时空界限由其性质所决定,民族走廊是建立中国自己的民族学理论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中,祖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崭新的工业城市。有的城市原有一些旧城设施,新城是在通过对旧城改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的城市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完全是从荒地上建设起来的。比如因石油工业建立的大庆市和克拉玛依市,因农垦事业建立的石河子市、奎屯市,因汽车工业建立的十堰市,因钢铁工业建立的攀枝花市等,均属此例。探讨这些新兴工业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都市人类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四川省攀枝花市所构成的城市攀枝花模式作一探讨,以求教同行专家。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民族走廊学说"是对前辈学术思想和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体系添砖加瓦,是为争取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做出的实际工作,也是为创建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学派或创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派打造基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为确立和完善民族学人类学在我国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为建立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小班化教育的核心要义是"面向每一个的适性而充分的教育"。作为小班化学校,"关注每一个"是我们教育工作的起点,"发展每一个"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小班化学校一直追求着"精致教育"。而追求课堂的效益最大化则是精致教育的最好体现。在追求"精致课堂"的同时,在做到"教学五认真"这一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生所在的年级结合起来,关注并优化课堂上的一些关键性细节,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