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李武斌 《城市观察》2015,(3):78-86,99
空间是城市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空间重构是转型期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转型期西安城市空间重构出现了郊区化、垂直化、景观化和贫困化四个明显的趋势,历史传统与旧工业布局、土地与户籍制度变革、经济增长模式、结构变动、城市规划与城市自组织构成了转型期西安城市空间重构的驱动机制。对于转型期西安城市空间重构的研究可以为西安建设可持续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效教学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的备课评价应该体现学科特点与教师个性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花气力研究备课,特别是研究数学课堂上的练习设计,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真正有效的备课,正是教师们教学智慧的彰显。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工业化建设中,农民工已成为工人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女性农民工所占比例已达三分之一,其外出务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因此,这一群体的行为空间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因素,我国女性农民工务工行为空间面临着大量亟需研究的新课题。基于地理学的行为空间理论,以河南省9个样本村为实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方式,探究女性农民工外出务工空间的偏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有:(1)女性农民工的自身特征、家庭特征会影响到她们的务工空间偏好;(2)女性务工目的地的分布上具有群聚特征:整体分散,局部集中;(3)女性务工人数随务工距离的分布具有前端集中、后端波浪变化的"L"型分布特点;(4)女性务工体验行为也在不断变化,其满意度一般开始时增加,到了一定的阶段又开始减少,呈倒"V"字型。这些研究结论将为政府部门提供女性农民工外出务工空间偏好的相关数据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有助于政府对此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鄂榆模式:经济增长产业区性质与外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鄂榆地区经济激进式增长,形成了独特的"鄂榆模式",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此,运用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新产业区理论,从鄂榆地区的发展条件入手,总结了"鄂榆模式"的经济性质及基本特征,指出了"鄂榆模式"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城乡经济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突出的二元结构特征。本文将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进的轨迹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二元化特征及其原因,指出了重庆直辖市这一特殊市情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最后,本文认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是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高度化转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