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显著。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加深和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进行转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努力,城乡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二元经济转化的动力、途径等问题对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
选取相关指标对遵义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进行了测度,发现近几年遵义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强化的趋势。据此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加快遵义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及其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结构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分割的一种经济社会形态,它是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现象,也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历程。本文以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为线索,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角度,分析了城乡关系的演进规律,提出了城乡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和五个表征,建立了分析城乡关系发展阶段的指标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阶段做出判断,并对城乡一体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对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变过程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典型的结构刚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现象,并且经济增长会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阐述,结合中国国情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能集中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分析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城乡二元化特征比较突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当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改革配套制度、促进劳动力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投入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长远来看,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要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在服务项目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以及经费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依然存在缺乏战略规划、经费保障差距较大等问题。基于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应探索建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统筹。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发展阶段与城乡分配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调整城乡关系的依据和必要性,阐述了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共财政在城乡分配关系方面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苏南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率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公平发展的模式上做了三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以及壮大集体经济基础上,率先实现"以工补农"、"以城补乡"的共同体政策,充实、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第二阶段,与开放型经济与高速城镇化所形成的"城镇包围农村"格局相适应,运用城镇卫生资源深入村社,建立农村社区卫生保障体系;第三阶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消灭城乡二元差别,推进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与"一卡通"就医制度,从而率先全国实现了城乡一体的卫生保障制度,成为全国的先导与示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一种自然的产业结构差异,更是一种国家主导的制度设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城乡二元结构因为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向”和对农村的政策歧视而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剥削性”。19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推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剥削性”不断弱化,而“保护性”的功能则不断增强。维持“保护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中“进可攻退可守”,不仅对农民的利益保障意义重大,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结构的弹性,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价值。从这个意义讲,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其目标不应是以激进的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甚至消灭农村,而应是进一步削弱城乡二元结构的“剥削性”,强化其对农民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生活用电量差距与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四个变量,基于我国1986—2011年的数据和VAR模型,揭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生活用电量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收入差距与生活用电量差距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生活用电量差距的缩小可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滞后性。最后提出我国在制定电力普遍服务政策的目标与实施标准时,应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社会目标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医疗服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具备可能性。政府应依据医疗产品的属性,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和医疗资源整合,有步骤、分阶段地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在对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在二元经济框架下,借鉴二元经济模型,以陕西省1985--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Eviews3.1多元回归法,对陕西省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分配系数比及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三个因素对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均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城乡关系演化中的理想模式,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深度革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及妥善处理城乡居民两大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存问题归纳总结,对其成因进行系统性分析,依据基本内核、发展主轴、运行保障和外在依托四大层面构建设计出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框架;并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革除二元结构体制;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高效释放土地红利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等相应的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二元体制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特有的一套综合性社会制度,由为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演变而来.城乡二元体制有效推进了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却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变迁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与一致性的实证分析,论证了城乡二元体制是影响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成都市以统筹城乡改革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表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进人口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有助于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最后,针对成都在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提出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深刻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服务于工业化发展战略,我国城乡关系逐渐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城乡关系演变贯穿其中的发展规律如下:发展方式是影响城乡关系的根本因素;制度安排是影响城乡关系变化的直接因素;市场化改革取向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化改革向农民赋权是提升城乡发展协调性的重要途径;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渐进、互动的发展过程。由此提出,新时代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在进一步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和农民权益保护上着力,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强化了原本就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人口流动带走了乡村大量的优质资源。该文利用1996—2011年数据,构建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和人口流动的协整方程,得出: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而人口流动也扩大了城乡差距。因此,要构建引导城市资本、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以缩小日益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目前,虽然我国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我国城乡关系失衡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影响未来城镇化健康发展。深入分析我国城乡关系失衡的主要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增强农民发展能力和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论表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与政府长期推行的二元财政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着重处理好政府"越位"缺位"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结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迟滞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试图从制度性层面和关系性层面对我国城乡结构做出一些新的解读和分析。作者认为,我国城乡结构不只是城市与乡村的区域或空间关系,而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身份性二元社会地位体系,它体现的是城乡居民在基本权利、社会地位、资源享受上的不平等和不合理。如果不改变这样的城乡结构,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都会遭遇挑战。当前我国城乡严重失衡、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等问题得不到解决,似乎成为社会痼疾,症结就在于存在这样的城乡结构。改变城乡结构作为社会结构的属性,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国家来说,最关键、最首要的任务是推进新一轮的城乡体制综合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