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按照知识基础论的观点,分析研发人员对企业的双重贡献,其贡献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企业带来当期利润与市场价值,还可以提升企业知识存量,进而使企业获取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结果表明,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知识积累的研发人员激励动态模型。分析指出,一个有效的研发激励机制,应该使风险收入在研发人员的报酬中占相当比重,考虑研发人员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其努力的成本,与企业知识积累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挂钩。  相似文献   
2.
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银广夏造假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广夏财务报告造假案为例,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剖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指出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正是由于造假的收益大于造假的成本,使得上市公司产生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冲动和后果。提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提高造假成本方面,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加大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加大会计造假被惩罚的力度,加强全方位的诚信教育等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员工个人隐性知识扩散条件与激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组织知识与员工个人知识的增长都离不开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隐性知识交流和共享。而知识交流和共享关键取决于高位势知识个体扩散其个人知识的意愿和能力。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在不同条件下隐性知识传播者、学习者和企业三方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各自收益情况,可以得出,由企业对知识所有者实施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措施,最有力于个人隐性知识扩散,同时还应注意影响员工之间知识扩散的动力与阻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流失一直是困扰国企改革的棘手问题,当前这一问题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针对该问题,通过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和经营者的完全信息博弈及无限次重复博弈,结果表明,在现实条件下,国有资产流失有其存在的客观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扩大监管者范围,在加强监管的同时降低监管成本;加大对经营者败德行为的惩治力度;建立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按照知识基础论的观点,分析了研发人员对企业的双重贡献。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知识积累的研发人员激励动态模型。通过分析指出,一个有效的研发激励机制,应该使风险收入在研发人员的报酬中占相当比重;考虑研发人员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其努力的成本;与企业知识积累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挂钩,才能使研发人员将自身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相结合,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种子的质量安全问题对于农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向单一企业要质量的质量管理模式束缚了种子质量的提升,随着产业链管理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必要在产业链框架下研究种子质量安全管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和检验,表明合作关系、产业链管理行为、产业链管理绩效对种子质量安全管理效率影响都是显著的。因此,种子企业应积极加强产业链管理以提高其质量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首先考察了电信产业模块化经营的可行性,认为电信产业已具备模块化经营属性;其次分析了电信产业的四个模块组成结构及其各自的功能;最后分析了电信产业模块化网络系统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信息披露的博弈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博弈论原理,对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信息披露过程进行博弈分析,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这两个主体在一定环境条件的约束下,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本文还以琼民源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加大造假成本,加强监管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分析了近13年来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认为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支出。分析了我国科技投入现存的问题,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原因很多,博弈分析和事实验证表明,同单主体参与预算博弈相比,现有的预算分配模式是一种不经济、非效率的选择。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对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尽快成立高度集权的单一监管机构,变我国现行的预算分配模式为单一主体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