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词义、语境因素、意图三个方面讨论了语言的模糊性.作者认为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义的选择项有显性或隐性;语境因素有言内项和言外项;意图具有单一性和多重性,直接性和间接性.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语言的模糊性与得体性的关系。模糊语言是通过语境起作用的。语境或场合对模糊语言具有释义功能和制约功能。“信息量的切适度”与“人际意义的合意度”问题是语言得体性的两个方面。以实例分析了切适度与合意度通过模糊语言得以实现。语言的模糊性是实现语言得体性的手段或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预设是言语行为中常见的语言现象。预设分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语用预设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可撤销性或可废除性,合适性,共知性或共同性,隐蔽性和主观性。对语篇(口语的和书面的)的理解其实就是根据语用预设理解语篇意义和从语篇意义中推导语用预设的隐含或深层意义。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言的人际功能体现在语言形式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语气系统是实现情态意义的语法形式。情态系统包括情态助动词,情态状语,情态隐喻式。情态的种类又分为4种,量值分为3种,归一度划分为肯定、直接否定、否定转移3种,情态的取向分为4种。因此英语里至少可能存在4×3×3×4=144种情态及其语言表达法。在这些种类之间仍然存在级差,成千上万的表达方式位于级差线上不同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英语语言的标记性与得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阐释了英语语言的"无标记性"、"有标记性",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或场合,探讨了英语语言形式针对某一场合的"得体性"问题,认为语言的标记性和得体性是与语境(或场合)及说话意图紧密结合的。某一场合中,说话者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并让听话者准确地知悉说话者的意图,不管是使用标记性形式还是无标记性形式,都是合适的、得体的;如果说话者用有标记的语言形式,准确地表达了其本人的特殊意图,那就是技巧。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美国教育学家R 埃利斯所探讨 ,总结或描述的社会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进度、语言能力的类型 (如会话能力或读写能力等 ) ,以及最终取得的语言熟练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这些差异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 ,部分则是由社会因素如习得者年龄、性别、社会阶层、民族等以及习得者所处的习得环境 ,如自然习得环境或教育环境等决定的。研究表明 ,某些教育环境或教学形式例如双语浸泡式教学更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主位结构是靠语言线性结构的序列实现的.主位结构是组织语篇的主要机制之一.探讨英语线性结构中主位的标记性,分析说话者使用有标记主位时所表示的用了无标记主位就较难表示的一些信息或特殊含义或意图.并分析在一个较长的段落或语篇中,有标记主位对语篇意义表达或对语篇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语状语(adjunct)的多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功能语法的角度,英语状语的分类:环境状语,情态状语,连接状语,分别体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状语与补语有着功能性差别。上述三类状语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它们实现的功能不同;并且某一状语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或功能亦不同。上述三类状语在分类上存在级差问题。在讨论分类级差问题的过程中分析了某一类状语,在实际语篇中可以同时实现两种或三种元功能的性质,即,多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9.
图式理论与语篇衔接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图式理论以及图式的5种特征1)可激活性;2)可省略性;3)共知性和个性化;4)层次性;5)可恢复性.并具体分析了语篇在使用诸种衔接手段如:代词的照应、名词的重复、省略、连接词等的时候,正真起作用的,使语篇语义连贯或使语篇能够被理解的,是图式,以及图式的那些特征.图式即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图式理论运用到话语分析中可以直接回答"为什么有些事实在话语中被省略而可以被理解,并可以再现"的问题.图式对话语的理解是纽带,也是潜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主位结构与信息分布规律对英语语篇教学有深远的意义。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凭直觉来判断语句是否连贯 ,是否具有可接受性 ,这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