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元结构与权利的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以“中国城乡为老服务比较”为研究视角 ,以社会保障的公平理念为价值参照系 ,对吉林省城乡为老服务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实证性调研 ,并通过认真反思调研结果 ,进而从社会政策视角明确提出了“尽快控制并扭转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 ,应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更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中社会政策的必然选择等理念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孤独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弱势群体与社会网络关系切入,重点探讨了弱势群体被社会排斥的相关成因及格局问题,率先从社会学学理视角提出了应解决“对社会网络资源进行公平摄取和充分摄取”的思想理念,并明确指出在全社会营造出一个促进社会网络资源公平流通、促进贫困文化消解的客观环境,应是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摆脱社会关系网络中孤独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长春三类失地农民的调查表明.失地农民在失地初期的认同失衡而后期出现认同分化。实施养老保险、加大征地政策的基层落实组织的监管力度、改善安置小区的不良区位距离、及时完善安置小区的配套设施,开展经适房与安置小区相结合降低回迁房价格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对征地政策本身的认同和对政府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4.
志愿者资源开发人文环境缺失的理性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志愿者资源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源 ,其开发本质上不能离开与相关人文环境关系的研究。本文从志愿者人力资源开发人文环境缺失切入 ,审视志愿者资源深度开发的社会环境 ,首次从社会学的学理视角提出了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生活层面的“人文环境”的理念 ,明确指出“法制建设环境不够健全 ,文化环境人文关怀缺失 ,经济水平深度支持乏力是志愿者资源开发人文环境缺失的现实瓶颈” ,并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推行维新变法运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哲学史上最早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之一。他能够面对近代史的严肃课题进行哲学思考,并糅合中西,形成一套新的理论体系——“重仁而爱人“的博爱哲学。所以他的哲学具有很大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哲学是一种反思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出发,探寻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及主题转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切入,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色,深度把握"全球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第一次从哲学高度梳理并提出了"全球化"哲学研究视域与研究视角,解读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球化"的科学回应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急剧转型深刻影响着现代女性的命运,现代职业女性在把握自己的命运时,处于一种无权或弱权状态,造成了职业女性角色扮演冲突与角色紧张。笔者首次从家政哲学作为科学的思维理念与思维方法这一立场出发,提出解决职业女性角色紧张问题,应在不断反思我国生活场域中不合理因素的同时,更加关注和引导职业女性对提升自我增权能力的认知与反思问题,进而为有效提升在职业女性在参与家庭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增权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这一特定的 NPO 组织发展模式的深入分析,探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与 NPO 组织的协同发展,增进契合,缩减张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布迪厄“惯习”理论作为研究家庭消费问题的理论支撑点,首次从社会学视角提出了:消解“惯习”家庭消费理念及其思维方式,是从根本上反思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性消费,引导人们科学认识“消费惯习”、确立科学健康消费理念的理论基础等思想,填补了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