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段妍智 《人才瞭望》2017,(6):169-170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环境.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关键平台,因此应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融于班级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2.
段妍智 《现代交际》2011,(12):128-1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于中国的实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乌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就一帆风顺,它也经历了从被动的必然王国到理性的自由王国的提升过程,而在马克思中国化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呈现出的具体特点不同,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说,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55年遵义会议召开的这段时期)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